我觉得这应该是平时的教育出了点问题,在孩子做的对和做的好的事情上家长应当不要吝啬鼓励和表扬,让孩子逐步增加自信心!
家长介入的太多
多鼓励他,多聊天,为什么会没自信,事出必有因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到了朋友和她女儿的故事。
朋友的女儿成绩本来就不好,又因为做手术缺课两周,导致她重新回到学校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考试考得更差了。
结果,孩子变得更加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特别没有自信,甚至因此变得自怨自艾起来。
朋友可不这么认为,她用了一学期的时间,发现并表扬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巩固了基础知识。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成绩居然比很多同学都好时,自信心也逐渐提升。
所以,对于孩子总是自我否定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从两方面入手:
一、对外,消除导致孩子进行自我否定的外在因素;
二、对内,提升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一、对外,消除导致孩子进行自我否定的外在因素
想要解决孩子自卑的问题,我们就需要先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通常来说,造成孩子自我否定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界的否定太多,尤其是父母的否定
具体阐释:
孩子对自我的认知,通常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最为巨大。如果外界及父母一直对孩子持否定态度,那么孩子也会经常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
谈到否定,批评和比较,是两种常见的行为。
在批评孩子时,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比如调皮、粗心、胆小、鲁莽……这实际上是在批评孩子的人格特质。
而不当的比较,会将激励变成羞辱,让孩子误以为父母对自己很不满意,很不喜欢自己,陷入自我怀疑中。
解决办法:
发现闪光点,表扬具体行为+内在人格特质
很多孩子有自我否定的倾向,是因为对自己的内在人格特质不了解。如果父母在表扬孩子时,能够通过表扬具体的行为,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人格特质,那么就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举个例子,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道数学题时,父母就可以这样进行表扬:
我看到你在审题时看了好几遍题目,你真的很细心;
你做完题目后又检查了一遍,你对自己很负责;
我发现你思考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放弃,你真的很会坚持
……
这些话都能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积极特质。
2.父母的期待过高,导致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
具体阐释:
如果父母对孩子期待过高,就会在不自觉中给孩子设立高标准,这些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形成很大的压力。
如果孩子能抵住压力,努力达到父母的要求,那么孩子能够获得很大的进步;但是如果孩子一直失败,则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中。
解决办法:
帮助孩子设立阶段性目标,坚持练习
高期望、高要求不是坏事,但在具体实施时,要建立阶段性目标,这样才能够让孩子长期坚持下去。
比如,如果希望孩子考入班级前10名,就设立每次进步1~2个名次的目标,而不是一下子就让孩子进步10个名次。
当孩子进步了1~2个名次后,就会被这次的成功经验所激励,也能继续努力。
3.父母过多干预,使得孩子无法产生自我效能感
具体阐释:
很多父母喜欢干预孩子的事情,看到孩子没有做好,就会急着纠正,甚至帮助孩子做事,避免孩子走弯路。
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对自己能力的判断,让孩子认为,自己离开父母就无法完成任何事情。这样一来,孩子就无法产生自我效能感,也就无法形成自信。
解决办法:
建立边界感,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很多父母没有边界感,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总喜欢直接干涉。结果导致自己特别累,还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
所以,才有这样的话,放手才是对孩子的爱。
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做脚手架,引导孩子思考和行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切记,不要过度,不能让脚手架变成依赖。
二、对内,提升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情的自信程度。
如果自我效能感较高,自信程度也就较高。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协助孩子,主动创造成功经验
习惯于自我否定的孩子,自我效能感都较低。此时,可以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创造成功经验。
成功经验没有大小之分,哪怕只是完成了一些小的挑战,只要是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就会使自我效能感增强。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也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多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有些结果的出现是需要时间的,但只要不断努力,出现好结果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
在创造成功经验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把成功经验全都记录下来,并且从中发掘自己的优势,这也是对自己进行积极自我暗示的一部分。
2.找到榜样,主动学习别人的经验
和父母相比,同龄人对孩子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如果孩子能够从同龄人中找到学习的榜样,并且通过与别人沟通,了解别人的经验,就会发现,自己也有能力取得成功。
这是因为同龄孩子之间,其实是暗暗存在一种竞争心理的:如果他能做到,我凭什么不能做到?
所以,用同龄人激励孩子是一个很不错的手段,但是要注意避免去比较。
至于榜样的选择,如果孩子不是和小混混团体混在一起,那么就不用干涉,只要孩子学习的是别人身上的某种积极正面的特质就可以了。
3.以身作则,给孩子传播正能量
孩子的自我认知还没有形成,所以特别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负能量的环境中,也容易变得消极负面。
所以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平时不向孩子展现消极负面的一面。即使遇到了困难,也用积极乐观的话语鼓励自己和家人。
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也用正面积极的话鼓励孩子,并帮助孩子结交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朋友,让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能接收到正能量。
结束语:想要孩子不再自我否定了,变得自信起来,需要一个过程,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坚持下去。
同时要记住,在阻断否定来源的同时,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孩子对自己也形成积极的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家长必读,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做好孩子第一老师
教育的重点在家庭(源头),最应接受教育的是父母,因为家庭教育重在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孩子健康的人格!
·有爱心懂感恩
·敢梦想耐挫折
·有自信有自尊
·善沟通愿合作
·会求知能生存
父母往往会肆无忌惮地为孩子贴上标签,譬如,“你真笨,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太慢!你真懒,你就是喜欢拖拉,在外面胆子这么小,你根本不听话,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什么事都要我帮你做,你从来都不知道反醒自己的错,你根本就不努力,你从来不改变……!”父母在说这些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对孩子的伤害,因为孩子在他眼里就是一个是他供养的,天生就是一个听教训的人。
但只要换一个角度,想想自己在单位上,假如领导也这么训斥你:“你就是想偷懒!整天混日子!”你会怎样?
在一个家里,如果妻子责怪丈夫:“你太没本事了,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你看别人……”或者丈夫挖苦妻子:“你成天不知道在干什么,家也没收拾好,人也邋里邋遢,你看别人……”那这个家一定是没法安宁了,而且被责怪的一方,也许真的就变成你所描述的那种人。
我们经常对孩子脱口而出这些无意间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很可能会像魔咒一样控制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他的整个人生。孩子是有自尊的,对孩子的任何评价都不是一件小事。对孩子的个性可以认真地讨论、剖析,提出忠告,不能粗暴地指责。当然,一味地表扬,以至于偏离了实际的情况,也会让孩子迷惑,一旦孩子对你的评价产生怀疑,鼓励也就失去了作用,甚至走向反面。外部评价往往成为自我评价的依据,最终决定了个性发展的方向。评价是成长的导航系统,你现在怎样评价他,将来他就很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分享一则故事:
一位母亲的三次家长会
第一次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也坐不了。你最好带他上医院看看。”回家的路上,孩子问老师说了些什么,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饭,而且没有要妈妈喂。
第二次,小学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了泪,然而回到家,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老师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赶上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考了21名。”说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舒展开来,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去得都早。
第三次,初三年级家长会,妈妈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老师点她的名字,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发现儿子在等她,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
高考结束后,这位同学被清华大学第一批录取,儿子跑到自己的房间大哭起来,边哭边对跟过来的妈妈说:“妈妈,我一直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有您一直都在欣赏我!”
因为爱
所以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主要原因来自父母,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从小被呵斥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小的时候经历的点点滴滴,逐渐把孩子推向了一个这样的状态。自己做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渐渐的变得原来越不自信,然后就开始自我否定。
比如,在家辅导孩子功课,有遇到不会的题目,你多次讲解,他还是听不明白。你很生气,说“那么多次你还不懂,我怎么生出你这么笨的儿子”,这样的个人批评,连续半年,再有自信心得孩子也会产生自我怀疑。
想要孩子自信,从家长做起。从今天起,检讨自己,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尊重孩子,真正把他当成大人对待,照顾他的自尊心。
“上面那道题目是挺难的,爸爸小时候也不会,咱们看看究竟是哪里比较难懂。”
从明天起,我们换成这样的语气。
赞赏孩子,也会逐步建立孩子自信心。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有意义的,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这样有助于培养自信心。
这时候家长应该检讨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时对孩子太苛刻,太急躁,什么都想要孩子好反而很难好,孩子做得不会的时候不要急于批评,放松心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给孩子成长的时间,陪孩子一起努力
告诉孩子能够认识自己不足已经非常不错,许多人做不到这一点,然后持续努力就好,优秀一定在不远的前方等你。
孩子没自信怎么办
之前有一个基础差,自信心不足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陪他学了两本下学期数学书。回学校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走在别人前面了,学习成绩也上来了,周围的人都觉得他很厉害很聪明,就破了他的自我暗示,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错了也会认为是方法不对,熟练度不够,而不会去认为自己太笨。参考。
除了先天的性格外(比如爸爸妈妈也有这中情况)估计在家庭教育里面也是受批评和指责比较多,总是觉得自己做不好,担心害怕,那需要爸爸妈妈多点耐心,从一点点小的行为多去鼓励。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之前失败教育的结果。要尽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