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与我讨价还价,我该如何引导?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十来岁的孩子身上,他们具备了初步的认知能力,已经会对老师,父母等权威力量提出质疑,也是孩子形成自己独特思维模式很关键的时候。彼时,若引导不到位,会遏制了孩子的思维模式,对其以后的成长学习不利。

一,抓住问题找根源。一般孩子出现讨价还价都是一开始时父母暗示或是主动提出交换条件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习惯。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要和孩子讲条件,避免孩子模仿。

二,在教育问题上,家庭成员,至少是父母一定要保持意见统一一致。这样,孩子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不会产生“一边倒”的投机情况。若是真的出现不一致,可以直接给孩子说,等我们商量好再告诉你,也给孩子一点神秘感。

三,有做父母的底线,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事情一定不能做,坚决执行,绝不让步,做到言出必行,给孩子带好榜样。

四,孩子讨价一般是从物质上得到满足的,无非是想得到大人的认同。可以转移换题,引导到精神上的鼓励和赞同,和孩子一起完成某项活动,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和自己是一起的,有很强的存在感和满足感。

浅薄见解,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指正。


当了妈才知道,斗智斗勇是真的练就出来的,与其说是培养孩子,还不如说是锻炼自己,让自己重新成长一次,所有的规矩其实是给自己下的,自己做好的,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跟着学习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低估!


孩子要有规则意识,必须让孩子明白哪些事必须做,应该怎样做,明白规则是不可以随便更改的。大多数孩子的讨价还价是试探性,投石问路,只要家长能坚持原则,大多数孩子都会改变的。

其实,绝大多数孩子想通过讨价还价获得“好处”,都与物质有关。所以在平时,家长要多倡导精神鼓励,少用物质鼓励,如拥抱、口头夸奖等,拥抱本身会换来孩子的妥协,因为拥抱传达的信息是:我相信你能做得好,你也有责任做得好。

平时可以指定规矩,以积分累积奖励。


讨价还价说明孩子已经有了自主意识的萌芽,家长既不能一味地拒绝,也不要过于妥协,借助用心和耐心,循循善诱,让孩子成为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什么事情它都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一,如果家长处理不当,会带来负面影响:一味妥协会让孩子变得自私、骄纵;

一味拒绝又会让孩子变得怯懦、无主见。

二,家长用心和耐心,循循善诱的与孩子,讨价还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主意识,促进成长。

“讨价还价”有什么后遗症?

1、家长的威信受到挑战

最终,你会发现作为家长,你对局面失去了控制。你的嘴皮都磨破了,却还未对晚上睡前洗澡达成协议。在任何一件小事上孩子都会和你谈条件,你还有权威吗?以后怎么管教孩子。

2、孩子做事情越来越被动

习惯于讨价还价,如此下去,孩子便不会出于强烈的兴趣去学习新东西,不会有探索精神,更不会有责任心和同情心。

任何事情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而且“不谈妥条件就不做”。

3、一旦“谈崩”,伤感情

并非每次讨价还价都是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结束的,偶尔也有“谈崩”的时候。

当家长的耐心用尽之后,孩子倔犟的讨价还价行为会令父母很生气,这个时候,民主的家长就成了坏脾气的家长。

那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孩子的“讨价还价”

1、给孩子三个选择的机会

家长所决定未必是孩子所期望的。例如家长想孩子八点半就关电视睡觉,孩子未必有睡意。家长的目的只是不想让孩子看太久的电视。

这时家长可以给她三个选择,看会儿书、吃一点水果或玩一会儿亲子游戏再入睡。

由孩子自己做决定,不仅让她学会独立,更是避免了没必要的讨价还价。

2、父母双方态度保持一致

即使父母之中的一方平时有多宠爱孩子,为了他的成长,这时都要咬牙狠下心来,如果孩子在妈妈那里吃了闭门羹,而爸爸的“讨好或妥协”会让教育这件事越来越难的。

3、温柔平和地坚持

既然定下了规矩,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必须遵守,尤其是大人,面对孩子的糖衣炮弹一定要稳住,坚持。

因为你必须让孩子明白,规矩的重要性。

当然,坚持并不是非要和孩子闹僵,令孩子伤心,而是让他们明白你的立场。

在孩子讨价还价的时候,你只需保持原来的语气温柔地将规矩反复重复,孩子便知道谈判失败了。

4、以精神鼓励为主

“讨价还价”基本上是围绕着物质鼓励进行的。

不妨多用精神鼓励,夸奖等,这类鼓励换来的孩子的妥协与物质换来的妥协不同,往往是有益的,它们满足的是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等内在的感受,比如拥抱传达的信息就是:我相信你能做得好,你也有责任做得好。

5、设定一条底线

在你开始让孩子的声音在家庭决定中起作用时,事先为可能发生的争论设定一条底线,以便适时地结束争论。

比如和孩子约定,可以讲条件,但是任何事情的“最终决定权”属于父母,一旦父母作出了决定,便绝不再讨论更改。

可以在平时和孩子一起制定简明、便于操作的规则,逐渐让孩子明白哪些事必须做,应该怎样做。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约定必须严格的执行,规则也不可以随便更改,否则,摇摆不定的底线会让约定和规则失去意义,也让父母失去威信。

要知道,大多数孩子的讨价还价都是试探性的,只要父母能坚持原则,大多数孩子会慢慢改变。

6、改变要求的方式

别让孩子觉得你在“求”他,不妨改变提要求的方式,换个角度,把你的真正意图隐藏起来。

例如要孩子吃完碗里的饭,可以说:“饭吃不完,饿了没有其他东西吃。”当孩子从你的暗示中认识到后果不妙时,会主动服从你暗示的要求。

7、让孩子承担后果

“讨价还价”浪费的时间往往会影响后面事情的进行,不妨让孩子承担这争论错过了原定看动画片的时间,那么让孩子哭闹吧,但是要让他知道这全是因为他纠缠于“讨价还价”才造成的,责任在他,而且他必须承担这个后果。

无论多艰难,都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只有家长遵守了规则,孩子才会跟着你的步伐一起向前走。


导致孩子与你讨价还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父母如何引导?这样看父母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我觉得首先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要与你讨价还价?弄明白这个原因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引导工作。

一、弄明白还是为什么与你讨价还价。针对孩子喜欢与你讨价还价这一现象,要想做孩子的引导工作,父母必须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想与你讨价还价的原因。那怎么去弄明白呢?建议,父母可以直接问孩子,让孩子说出为什么喜欢与你讨价还价的原因。另外,父母可以观察孩子的具体表现,从孩子的具体表现中,寻找孩子喜欢与你讨价还价的原因。

二、孩子喜欢与你讨价还价的危害。有个过程中,当孩子喜欢与你讨价还价,我认为这也是孩子的一种叛逆现象。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喜欢讨价还价,对开展育儿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只有意识到所带来的危害,才能有意识的去开展好引导工作。那么,孩子喜欢讨价还价,具体会带来什么危害呢?首先它是一种阻碍父母开展育儿工作的表现形式;其次,它是孩子不听从不服从父母管孝的具体表现;其次,如果孩子与父母讨价还价中,父母没有答应孩子的讨价要求,孩子会直接拒绝父母,从而导致育儿工作难以开展。

三、怎么去引导。

(一)、父母要树立管教威严。在育儿工作中,如果孩子老是与父母讨价还价,对于孩子的讨价行为父母直接拒绝。因为父母管教孩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孩子好,父母要认识到加强孩子的管教,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要在孩子面前树立管教的威严,让孩子打消讨教还价的念头。

(二)、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批评。育儿工作中,当孩子喜欢与你讨价还价的时候,父母在严词拒绝的时还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通过批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讨价还价的不可取性,让孩子认识到,改掉这种坏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使孩子自觉的去改正。


我觉得这要看孩子讨价还价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对症解决更有针对性。

有的时候是合理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所以他会跟父母极力要求。当然什么是合理的需求,需要父母和孩子沟通,父母只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好。

比如很贵的玩具,我们可以跟孩子说:这个玩具很贵,爸爸妈妈觉得没必要。如果你觉得很需要,可以说说你的理由吗?在这个过程中帮孩子树立正确的购物观,而且也在锻炼孩子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不要粗暴地给孩子贴不懂事的标签,如果合理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会有那种不配得的低自尊感,不利于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

有时候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够,也就是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理解,他会借此来抗议,引起父母的注意。

这个需要家长自查,有没有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对孩子忽视或者把不良情绪转移给孩子。孩子也是有情绪的,当坏情绪无处发泄,他可能就会表现的不讲理,跟父母讨价还价。

只要父母用心陪伴孩子,耐心听孩子的意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被关注被重视的需求得到满足,自然就不会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来唤起家长的关注了。


原始地址:/rebang/31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