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最重要的还是数学,因为新初一的英语非常简单,语文靠的是长时间的积累,只有数学,涉及到的转变是很大的,并且在初一就会很明显的反映出来,主要是三方面的转变:
1.从具体到抽象。小学阶段无论是计算还是应用,都是具体的数,而初一到了第二章整式之后就很难再看到纯数字的题了,都是含有大量字母的,因此这个转变对学生来说要尽快适应。
2.从逆向思维到顺向思维的转变。小学应用题大多数时候就是几个算式搞定,有时候自己都解释不清楚,而初中解决应用题全部要求用方程,因为到了后期,应用题是没法用算数方法的,比如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因此这个转变也是越快越好。
3.从粗放到严谨的转变。小学对于大题基本没有格式要求,算式写了,答案对了,基本就能得分,而初中对于步骤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每一步都要有依据,并且中考也是按步骤给分,因此孩子也要完成这个转变。
因此小升初衔接对孩子来说还是挺重要的,提前适应对孩子进去初中后的自信心也是一种帮助。建议上一下小升初的衔接班,现在大城市小升初衔接班基本都是免费,至少武汉及以上的城市都是这样,都是用价格战抢生源,因此花不了什么钱,教育还是要相信专业人士。
我认为如果家长有能力辅导,娃娃学习习惯也好的话,可以选择走读。相反,则选择寄宿制学校,因为学习时间多,不易受电子产品等的影响,作息也规律![笑][微笑]
孩子六年级毕业,马上就将升入初中,如何做好小升初的衔接,这确实是很多家长苦恼的事情,都为此而发愁。
我以为,这种犯愁,一方面体现了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关注,甚至是过度的焦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部分家长心中长期形成的“抢跑”意识,生怕因为一个假期,让孩子比别人落后下了一段距离。
不过,做好必要的小升初衔接,确实对孩子初中学习很有帮助,个人觉得要做好几方面的事情。
让孩子适度放松和休整,做好进入初中的心理调剂和准备。
小学毕业,意味着学生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业,孩子的学习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在进入初中以前,有必要让孩子适度放松和休整,一是释放小升初准备期间的压力;二是对小学阶段的得失进行简单的总结。
我们都知道,思维和方法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仅体现在学习答题解题上,同样体现在孩子的情绪调控、时间管理、社会实践等方面。利用一段短暂的时间,让孩子总结好小学阶段学习,调整好状态,这对孩子未来长期的学习很有帮助。
初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在学业上表现为:科目增加,学习的广度大幅增大;难度增加,学习的深度大幅提高;时间紧迫,学习的节奏明显加快;理解能力要求提高,对知识积累的需求增强,这些对孩子都是不小的考验。
另外,进入初中,又是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同学群体,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故而,让孩子有一个充足的心理准备,比盲目直接进入学业上的预习更重要。
根据初中的学科设置和各科特点,进行必要的衔接性预习和准备。
初中虽然学科增加,但仍然以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为统领,在内容上仍然遵循认知上的循序渐进的原理。如何进行小升初衔接性预习和准备呢?本人认为,作为衔接性预习应有所取舍,不宜全面开花所有学科都预习到,而且就时间而言也不现实。
做好语文阅读,夯实语文基础。
语文是学科中的基础,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近年来,语文学科上对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
对这一学科的预习,可不直接进入课本,而是鼓励孩子多阅读,最好是限时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内容在广泛的基础上,争取系统性,不要太随性和凌乱,古典名著和现代名著结合。我家孩子在初一时,我是建议她读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繁星.春水》、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同时,作文的练习也不可少,可与读后感结合起来练习。
2.注重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和培养。
数学方面,初一数学与小学有所联系,但层次不同。在预习时,不求都弄懂,更应该注意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3.英语上,由于初一课程前部分基本是从基础开始,在小学已经开设英语课的情况下,难度很小。因此,可从听力和口语表达下手,多听配套磁带,多读,从感性角度培养语感。另外,词汇是英语的基础,预习期间可加大词汇的积累,个人觉得不宜太纠结于难度较大的语法,语法的问题留待正式课堂上由老师指导。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初中学习任务加重,对学习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应该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假期间,更有充足的时间去修正孩子习惯上的不足的地方,家长可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在做事条理性,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功夫在诗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培养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总之,在即将进入初中的这一段时间,调整好心态,做好心理准备和学业上的准备,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让孩子顺利开始下一段全新的学习历程。
你认为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育渔寡欢,如有共鸣,请加关注,期待与你探讨更多教育问题】
小学升初中,这是学生求学路上重大的改变之一,需要特别注意这种关键时间节点,以防在学习中出现各种不适应情况。
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看,初中阶段相对于小学来说,主要有以下变化:
第一、学习的侧重点有所改变
小学教育更多的算是启蒙教育,是一个学生从家里走向学校的一个过度,因此小学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让孩子开始习惯学校的学习。因此小学教育的内容也更加浅显,重点放在了孩子学习的基础上。比如数学,从最简单的数数,到加减除法这种简单的算术运算,让孩子开始有了一个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认识。
而进入初中后,跟小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小学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原理性的内容,培养孩子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说,进入初中后,才算是真正学习的开始。
第二、学习的任务有所增加
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学生学习的任务有了量的变化,小学生的学习一般只有最简单的语文、数学,现在有的地区开始开设了英语课程,再加上一些带有趣味性的科学等课程,这些课程数量不多,而且内容也不深。
进入初中后,除了正常的语文数学外语,以后还要增加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地理、历史,以及信息技术等,仅仅从课程数量上,就呈翻倍态势。
第三、学习的要求有所提高
前面说过,小学教育更重要是启蒙性的教育,学习仅仅是让孩子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这一切都是为初中教育打基础,做铺垫。如果说,小学课程上,有很多内容靠背诵或者纯粹的记忆即可,那么进入初中以后,要求就不一样了。仅仅靠记忆是无法满足学习的需要,特别是类似物理这些理科类的课程,更多的是要求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要能够将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进入初中后,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学学习呢?个人建议做好下面3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进行大量的阅读
一直以来,都是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读好书,任何时候都不会错。阅读是改变一个学生最好的方式,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永远不应该放弃的一件事。如果说,在小学阶段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进入初中后,可以开始大量的阅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去阅读,喜欢的可以精读,不喜欢的可以泛读,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
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见识和视野,书中自有黄金玉,通过阅读,可以促进一个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对于学习来说,也能增长知识,对各类课程的学习都是有帮助的。特别是语文、英语等课程,大量的阅读都是非常有益处。
第二、学会更好地去学习
学习的方法有千千万,但适合自己的可能只有一两种。对于进入初中后的学生,不能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懂得如何去学习,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重要。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效率才会更高。
比如,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有的人喜欢刷题,但不得不说,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刷题确实可以提高数学成绩,但如果在刷题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总结或思考,刷再多的题,效率同样非常低下。有的刷过题,通过做笔记的方式,对自己做错过的,理解不深的题目都会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印象就会非常深刻。
第三、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
进入初中,学生慢慢地进入青春期,未来更是逐步走向成熟。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常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碰到一个问题,习惯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锻炼,慢慢地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进入初中后,中学学习进入开始了,初中三年是未来高中三年的前奏,初中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因此,不管是学生和家长,都要重视,不可疏忽大意,特别是进入初中后,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稍有不慎,可能就会“翻船”。
很多家长都为孩子小升初自然过渡和衔接而发愁,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我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以供各位家长选择和参考。
一,做好孩子心理认识方面的衔接。
建议家长利用这个暑假,和孩子好好聊一聊初中生和初中生活。引导孩子从心理上认识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学生了,而是一个准初中生。这个心理转变非常重要,这是孩子从少年向青少年过度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心理过渡。让孩子自己心里认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准中学生,不再是那个天真烂漫,懵懂无知的小学生和小少年了,自己应该用一个中学生的标准和青少年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达到孩子自我心理矫正和心理转变的目的。
二、做好孩子学习态度,习惯和意识方面的衔接。
1.帮助孩子提前熟悉初一课本,并不一定要去分科目深入的学习。只要能使孩子认识到初一的课程增加,难度加大,学习要求和强度都和小学有很大的区别,自己必须要做好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的准备。另外,要让孩子认识到初中的学习主要依靠自己的自觉和自主,再不能像小学那样在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完成学习任务。
2.和孩子一起学习《中学生守则》,逐条对照,明确和内化。并根据孩子小学的学习表现,为孩子即将到来的初一学习制定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以达到孩子自我期许自我激励的目的。
三、做好孩子思想行为方面的衔接。
1.家长必须明确给孩子传递一个信号: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准初中学生了,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独立自主,有主见,要改掉小学的任性,依赖和贪玩。必须要学会责任担当,知礼董事,再不能依靠依赖父母,更不能凡事都不放在心上,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好,不能再让父母代替代劳。
2.和孩子一起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逐条对照,明确和内化。结合孩子自身的日常行为表现,教育引导孩子进入初中后,就要以中学生的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再不能像小学那样在老师父母的督促和管制下学习和生活,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要求和自我激励,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四、做好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衔接。
1.孩子小学毕业,是孩子第一阶段学习历程的结束。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搞一个仪式表示庆祝。这样的仪式,实际上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这个仪式会告诉孩子,自己已经告别了小学生活,即将迎来新的初中生活;自己也告别了小学生的身份,换成了中学生的身份;同时,自己也告别了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知礼懂事,文明向上,积极进取的青少年。
2.列出一张初一学习用品采购清单,包括孩子进入初中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带领孩子一起去按照清单进行采办。这实际上,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这个教育过程能给孩子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自己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初中新生活做各方面的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就是孩子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同时,在采购的过程中,也能使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初中新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渴望。这为他将来进入初中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总结:通过以上的衔接教育,孩子不论是从心理认识,学习意识,行为意识,以及生活自我管理等方面,都有一个新的提高和充分的准备。相信,以这样的心理和状态一定能很快适应初中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