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阅读?

1.每个城市都会有借书的图书馆,让孩子去图书馆借自己喜欢的书,因为是自己选的,孩子就有主动性。

2.然后每天选择固定的时间,读一本绘本,大约20分钟就可以,只读一本,孩子要求再读,也不读,这样保持孩子的兴趣度。

3。读书的时候语速别太快,身边玩具都不能有,最好是固定的场所,避免分心,也可以在孩子的帐篷里。

4.读的时候妈妈可以夸张的语气来表达,我自己就尽量用搞笑点的语言来读,比如我会用普通话读一遍,然后用广州话又读一遍,又模仿东北人的口音读一遍,孩子就有几种方言的对比。

5.如果是很小的宝宝,可以尽量选择写实的绘本,比如真实的动物画册,每天和宝宝重复认识以后,就可以带着画册和宝宝去动物园啦,然后可以对着大象,翻开大象那一页,说宝宝,这是大象,他有长长的鼻子,然后指着长颈鹿,说,这是大猩猩吗?给孩子一点思考。




首先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有些家长总想孩子读书,自己却在一旁玩手机看电视,可想而知肯定不行。其实,注重孩子的启蒙阅读,在选择读物的时候应选择喜欢读的而非应该读的,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阅读从小甚至是几个月就开始,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爱阅读的,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会立竿见影,所以也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开始:

一:良好环境

给孩子一个触手可及就能摸到书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处处都能碰到书,看到书,他就会很容易对书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书有了兴趣,就是好的开始。

二:父母陪伴

父母最好和孩子有一个共同阅读的时间,让孩子在这个时间习惯性的去阅读,比如早晨或者睡前都可以,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习惯。

三:开心快乐阅读

读书一定要有轻松快乐的氛围,目的性不要太强,不要当成任务去阅读,时间久了孩子会感到压抑,也就失去了兴趣。

四:尊重孩子

无论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书,家长都不要干涉,尊重孩子的选择,可以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来,与孩子一起阅读,并鼓励孩子大胆多读,也可以和父母一起合作,都是乐趣。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爱上阅读,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但在日常培养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却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分享家长引导孩子阅读的五个误区。

一、把阅读和识字分开。很多家长会把阅读和识字当作两件事来完成,阅读的时候只是给孩子念书,再抽出专门的时间来教孩子识字。其实儿童早期阅读有一个特别重要又现实的功能就是识字。在和孩子读绘本时,家长可以用手指着上面的文字读出来,边念边用手指字,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慢慢记住很多字。但“指读”一定要自然,不要刻意。绝不要为了让孩子认字而把注意力放到指读上。目的性太强,会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不尊重孩子的阅读喜好。有的孩子喜欢一本书读很多遍,不轻易换新书;有的却是任何书都不想读第二次,不停地换新的;还有的孩子是对于一整套书中的某一种特别喜欢,只看这一本,不看别的;也有的是对某一种不喜欢,看一套书时总把这一本挑出去……这些情况都正常,都是好的,没有哪种是有问题的。就像不同的人吃饭有口味偏好一样,不同的孩子阅读也有偏好,家长可以适当引导,但不要强求,顺着孩子就行。有的家长会觉得反复讲一本书味同嚼蜡,也学不到多少知识,但只要孩子喜欢,一定是这本书中有什么东西深深地吸引着他,这种“吸引力”就可以成为他对书籍形成好感的媒介。家长可以不理解,但必须迎合孩子。

三、把阅读变成一项任务。儿童阅读培养必须是自由的、快乐的。只有在轻松和快乐中,才能真正激发儿童内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任何由于阅读而生发的冲突都会严重破坏儿童阅读兴趣,是阅读培养的大忌。比如有的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后,要求孩子会复述故事,孩子不会复述,就表示出不高兴,弄得孩子对于听故事很有心理负担。有的家长带孩子背了古诗后,就要求孩子必须背会、记住,还不时地检査一下等等。有趣、好玩,是衡量家长做得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阅读培养的成败在此一举。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才能让孩子持久地喜爱这项活动。

四、纠结该不该陪孩子读书。亲子阅读是一个从陪伴逐渐过渡到不陪伴的过程。陪孩子读到几岁,因人而异,家长无须纠结该不该陪、陪到几岁的问题。有的孩子四五岁就喜欢自己拿着书看,有的孩子十四五岁还喜欢家长给他读,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阅读基础不同,心理需求不同,家长要做的就是配合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当孩子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从亲子共读逐渐过渡到独立阅读。这个过渡要尽可能做得不露痕迹,要自然而然地让孩子独立去阅读。

五、一次买太多的书。家长给孩子买书时,最好不要一下子买很多,即使一下买了许多本书,也最好一本一本地给孩子看,做到“细水长流”。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一下子把很多书堆到孩子面前,孩子会有畏难情绪和心理压力,尤其是那些经常被父母抱怨不读书的孩子。二是,一本接一本地看,会引发孩子持续不断的兴趣和好奇心。如果一下子有很多书,会分散或降低孩子的阅读兴趣,甚至会引发“阅读疲劳”。父母要留心观察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节奏,只要孩子感觉轻松愉快,就是正确的。




家长当然首先要阅读,把书店图书馆当做逛街的首选,带孩子去。到了书店,自己把手机收好也全然地去享受读书的乐趣。但是,如果你带着期待想着:自己装装样子就能得到孩子的模仿,那通常会失败。

家里可以有一个读书角,如果没有空间也没关系那就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安排亲子发生阅读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场地或空间,比如办公桌,如果经常发生一种行为,那么通常这个地方就聚集了这种行为的能量。所以,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读书,以便孩子到了那里就自然拿起书,也是一个方法。

关于阅读的方式,比如绘本,可以有多种方式,编成儿歌,表演,唱出来,游戏,都可以~




教育是自我的成长和利他的成长!这两者分不开!请一定要相信成长的教育是缓慢的!阅读作为贯穿孩子一生的课题,更需要家长重视起来!

从小的培养是开端,家长首先要有这个观念,不能等到了一年级老师跟你说孩子阅读不行再重视,那时费心费力费时间也没什么多大效果。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没有这种意识的家长很容易错失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以前玩泥巴过家家那种简单的环境已经过去,现在孩子接触的“诱惑”太多,各种电子产品和游乐设施已经占据了他们太多的精力,如果家长没有从小把阅读引入她的日常生活,不用多久他们就会把书本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物件,因为对刚接触书本的他们而言,书本的趣味性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单一了。这就有点像吃水果,有些孩子每天都要吃水果,有些孩子想起来吃一点或者没给就不吃,时间久了,对于那些每天吃水果的孩子而言,水果跟吃饭一样是每天的必需品,而那些几乎不吃的人觉得水果可有可无,不会主动想起来要去吃,很多你要求他吃甚至会很反感!所以家长这个观念一定要有!

接下来很多家长就开始各种买书买音频视频,买回来之后就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把这一堆东西丢给孩子“自学成才”,另一种就是每天安排一些时间陪孩子念或者讲。但是不管你属于哪一种,其实你都没做好培养孩子阅读的准备。

所以有了培养孩子阅读的意识之后,比起各种买各种“陪读”,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父母关于自身的思考。先问下自己你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吗?如果没有,请家长自己先养成阅读的习惯,至少在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让自己喜欢上看书。不然最后大部分孩子都会觉得看书不是大家都要做的事情,至少在家里他会觉得怎么就他一个人需要看书需要阅读,而父母却只要看看电视玩玩手机?那时候如果孩子还没有养成习惯,那么看书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和父母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发展到后面很有可能孩子会拒绝看书甚至反感看书。所以阅读的家庭环境很重要,你要一张白纸似的孩子接受阅读是一件自然而然没有功利性的事情,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必须身体力行,自己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不然最后让孩子没坚持下来的人其实是作为父母的你!

做好了这些准备,才到了思考如何陪孩子阅读的时候。陪,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控制,还是陪同,是指导,还是灌输?这差别很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家长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因材施教,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书本,从中汲取精神食粮!

阅读,一件双方受益的事情。在孩子阅读的种子开花结果之时,也是我们成长的时候!




原始地址:/tuijian/68089.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