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在同水平的将领的前提下,兵越多越好。在将领水平不一样的情况下,兵不是越多越好。
周边领地没有一个敢来进犯,就知道三国时期的军事力量
大多数的家奴和奴隶是不算户籍人数的,还有很多因战乱脱离户籍的人也不包含在内,就举例蜀国九十多万人,刨除老少估计就剩四十万人,能养十二万兵和四万吏还有四五千的太监宫女,再加上那个时候的生产力,可能吗???
所以真实情况蜀国总人口在250万以上
吴国总人口在400万左右
魏国总人口在700万以上
三国总人口在1300万以上,欢迎大家来辩。。。
所以史学家也是脑门子乱拍的。
古代生产力低,兵民的界限很模糊,很有可能昨天还在种地,今天发把短刀就打仗去了。而且,后勤运力低,一旦战线较长,后勤人员数目得是作战人员的五到十倍。而后勤人员到底算兵还是算民伕就全看怎么统计了。
而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胜利方写史之人一般都会千方百计夸大敌人数目,缩减自己的部队的数目,以显己方以少胜多,英明神武。所以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以少数兵力击败十倍甚至几十上百倍兵力的对手的情况,无非就是自己只算战斗员,甚至只算精锐战斗员。而敌人什么都算上(中国写史人睁着眼瞎吹的情况较少,不象西南某国,历史上动不动几亿人打来打去)。
比如在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演义里说周瑜三万破八十三万。考虑到上文所说因素估算下,周瑜三万估计实打实,而曹军数目恐怕就得除以五至十了。算出来曹军战斗员应该最多是十六七万,最少甚至可能只有八万多人。这样的数目应该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虽然孙刘联军仍旧是以少胜多,但这胜仗打得也没那么玄乎,只是击败了自己本身二到四倍的敌人。
中国历史上其他人数悬殊过大的战争,基本上也可以此类推。
魏国40万,蜀国10万,吴国20万,这是机动部队。另外各国边关和驻地守军:魏国20万,蜀国5万,吴国5万。总兵力100万这样子
三国真实的兵力
魏国:50万以上。相比之下,魏国则没有相应的明确记载。不过,在魏国后期,其兵力至少在50万以上。
东吴:23万左右。同样,晋灭吴时,也收取吴国的图籍,有州4,郡23,户52.3万(以一户5人算,人口当在250多万),兵23万。
汉:10万左右。蜀汉灭亡时,刘禅送上了蜀汉的士民薄。士民薄上登记的,户有28万,人口94万,甲士10.2万,吏4万人。蜀汉登记的军户,就是10.2万。
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经过一系列不间断的战乱,中国总人口从五千余万跌落至至多千万。(西晋户籍以及曹魏灭蜀吴之后,户籍有较准确的统计)。
曹魏坐拥北方,当时的中国北方是中心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曹魏统治地区人口估计在四百至五百万,所以曹魏底气最足,兵力最雄厚,战争潜力和动员力也是第一。去除官吏和平民,曹魏兵力至多五十余万,去除留守兵力,能用于南下作战的至多三十万。
孙吴地处江淮吴越地区,统治中心在今天的江苏浙江一线,吴越地区自古远离中原腹地,以百越古族为主要人口,孙吴作为外来户和征服者,只能和当地望族结成战略同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再加上吴越地区一直远离大规模战火侵袭,,孙吴总人口预计在一百五十万至两百万之间,兵力大概在二十余万,不会超过三十万。
至于蜀汉,由于偏居西南,统治中心除了今天四川部分地区之外,其余控制地区地处蛮荒,蜀汉灭亡时,总人口约八十余万,可用兵力至多十万,去除留守兵力,北伐军力至多五六万。
如果从十比一比例角度抽兵。蜀国人口百万,兵力十万;吴国二十万;曹魏四百五十万人囗,总兵力四十五万。
关于三国各有多大兵力人口,请看吕思勉的三国史话一书。本人有三十年前看过的。因此对此讨论我不看
按照三国志记录的蜀和吴的亡国时户藉兵力统计,还有我的推想,蜀吴魏的兵力比是1:3:6。
魏强,蜀最弱。
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
因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三方的兵力是很多很多的。比如赤壁之战,罗贯中描写曹操共有83万大军屯兵赤壁。但真实是这样的吗?又有多少水分呢?
我们就以那几场重要的战役为例子,来看一看、分析分析,真实的三国历史上的兵力到底有多少。
讨伐董卓
讨伐董卓的诸侯一共有十八路,按势力大的兵力估计有2万人左右,势力小的诸侯也就4,5千人,那么诸侯联军总兵力差不多也就20万左右。
而董卓方估计在15万人左右。
官渡之战
袁绍:袁绍方总兵力在11万左右,而三国演义中称袁绍有70万大军;
曹操:曹操方总兵力才8000左右,不满一万;三国演义中称曹操7,8万人;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水军加陆军一共5万人左右,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军吧,一个兵团都算不上;
曹操:曹军20余万,相当于一个半兵团,曹操相当于兵团司令,而三国演义中则夸张的称曹军有80余万人。施耐庵的节操呢。
夷陵之战
蜀汉:刘备军约4万人,加上五溪蛮夷约一万,总共5万人多一点;很明显比三国演义中写的少得多得多,那可是号称800里连营啊;
东吴:差不多也是5万人,看起来和蜀汉旗鼓相当;
通过上面几大战役的参战人数,可以看出正史中军队人数规模其实是比较小的,与春秋战国相比少,与近现代更是少得可怜,归根结底是由于三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哪有那么多青壮劳动力和物资资源来养那么多军队呢?
蜀国起码二十万兵力
三国时期,魏国的实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魏国的面积最大,天下大部分为魏国占有而且又是中原地区,人口重多。而吴蜀两国则处于南方边缘地区,蜀国一直到灭亡的时候人口才不过百万。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263年,蜀国有1082000人;魏国有4432881人;公元280年,吴国有2562000人,总计郡县编户人口为7672881人。现代学者考虑到被世家门阀荫庇的佃客、部曲还有屯户、兵户、吏户、逃户、漏户、隐户以及居于汉地的少数民族等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故认为三国末期约有3000万人。
总体来看,曹魏立国中原,地广人多,在三国之中国力最强。曹魏的军队有陆军、水军两个军种,其中以陆军为主,水军为辅,陆军中又分骑兵和步兵。
其中数量最多的为步兵,战斗力最强的则为骑兵。曹操在赤壁之战时,号称80万,显系夸大之辞,但据当时的吴军统帅周瑜的判断,水陆步骑亦有20余万之众,连同中原地区各地镇守部队,总兵力当在30万人左右。
刘备起兵时,仅有少量步骑兵,占领徐州时得陶谦兵18万,其后屡战屡败,所剩无几。赤壁战前,得到刘表一部军队,兵力有所增长。
赤壁之战后,收荆州降卒约数万及庐江雷绪之数万口,这时已有众20余万,占益州后,吞并了刘璋的军队,加上马超等归附的部队,兵力大大增强。
夷陵之战失败后,蜀汉的兵力骤减,经诸葛亮努力经营,至建兴五年(227年)兵力才又增加。他上表刘禅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说明兵力已经充足。
孙吴的军队,由水、陆军组成。陆军又有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由于孙吴地处东南沿海,北控长江中下游,辖区内又河湖纵横,所以水军是孙吴的主要军种。
孙策渡江南进时,兵力仅千人,占领会稽后,得刘繇部曲3万余人。赤壁之战时,已拥兵10余万,仅参加作战的精兵即达3万
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可以参考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综合得出结果。
关于三国时期的兵力,陶元珍在《三国食货志》中已经有简略的论述,他称:“魏之将土,极盛时当不下六七十万人;蜀之将士,极盛时当不下十数万人;吴之将士,极盛时当不下三十万人”。
兵民的比列也是可以大概知道的。《三国食货志》说:“魏元帝时,魏蜀之户数合计口数合计,尚不过五百数十万”,而当时魏全国的兵力是六、七十万,基本是八个老百姓就要养活一个士兵,这还不包括皇族、官员、国家机构、日常用度的开支等等。不但魏是如此比例,蜀汉也是如此,〈通典-食货七〉记载:后主蜀汉后主炎兴元年,蜀汉人口94万,兵力是十余万,也是八、九个老百姓供一个士兵。吴国亦是如此,吴主皓天纪四年,吴有人口200万,而吴国灭亡后的兵力时二十三万人。也是这个9:1的比例。但这是国家正常情况下的,因为三国时期虽然中国还是分裂,但三国均是国家机器,其运做已经基本合理化,部队和劳动力的分配比较平衡,但汉末群雄基本是横征暴敛,后期还好点,前期的拉壮丁是家常便饭,要知道曹操在建安二十四年左右,为了应付蜀、吴的轮番出击,还在强行征兵,结果发生侯音叛乱,建安初年估计情况更严重。所以汉末兵民比例基本保持在七、八比一的比例。要知道八比一已经是个相当高的比例了,七比一的就意味着,青壮年男子基本在民间消失,大部分都出现在部队中了!这还不考虑家属随军和强征女子随军的情况。汉末,史书上多出现动辄“十万”“百万”的字样,实际是有浮夸,或是流民,非纯粹军队。而“甲兵”也未必是真正招募到部队中服役,有“预备役”的性质。
汉桓帝、永寿三年(一五七),中国户口数达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户,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口……至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则降至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户,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口。人口减少达四千多万人!要知道这还是在三国末年人口大增长之后的结果,中间人口的减少可以用“惊人”来形容!而这么大人口减少主要就是在汉献帝时期。对于这一点,《三国食货志》列举了四条历史记载说明问题:后汉书仲长统传载昌言理乱篇:「汉二百年而遭王莽之乱,计其残夷灭亡之数,又复倍乎秦项矣,吕及今曰,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此则又甚於亡新之时也。」更一步的分析表明:若以亡蜀的人口数计算,当年蜀亡时约九十四万口,魏则有四百四十三万口,再以吞吴的人口数计算,吴亡时约二百三十万口。考虑三国时期屡年战争,人口死亡、逃亡、隐匿的数字是相当高的情况,反推建安年间,全国人口最多七百万左右,部队八、九十万(其中能有一半是“精卒”都值得怀疑)。
这样推算史书上记载的三国著名大战实际兵力如下:官渡之战,曹操三四万,袁绍“众十余万”;赤壁之战,曹操十五六万,孙权五万,刘备一两万.《三国志》记载详细;夷陵之战,陆逊统率的吴国抗蜀军:兵力5万。
(《资治通鉴》、《三国志吴主传》、《陆逊传》均有记载);蜀军的总兵力在7.2万左右(不包括赵云军),其中在夷陵地区作战的有5.9万人。战败后,刘备退回永安有2.3万兵防守。六出祁山,每次都不超过五万人。三国志中找不到七擒孟获的内容。“七擒七纵”的最早由来是《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另外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也有简要的记载。但《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及当时率军首领《三国志·蜀志》卷十三《李恢·吕凯传》均没有直接记载。而北宋的《资治通鉴》则提到:孟获被“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显然是采纳了《华阳国志》的记载。究竟是陈寿以后的史学家发现了新资料,弥补了《三国志》的不足,还是他们仅仅根据传说而记入史册的,有待史学家进一步深究。
1、正史中投入兵力最多的战争发生在257年左右,诸葛诞起兵十五万,东吴派了十万接应。而司马昭带了超过二十六万平叛,三方共投入兵力超过51万。
2、汉中之战,刘备投入8~10万人,而曹操先后投入不少于十五万人。双方总兵力超过23万人。
3、赤壁之战,曹操投入13万人左右,而孙刘联军有5万,一共18万兵力。
4、官渡之战15万左右,夷陵之战11万左右,这两次战争在三国史上参战人数不值一提,但意义重大,完全改变了历史走向。不然好多次东吴和曹魏单挑兵力都超过这两次。而诸葛亮一伐和四伐、五伐双方总兵力也明显超过15万。
对于三国时蜀汉到底有多少人口,史家历来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论,事实上,如果对各种说法进行互相比较,吸收合理成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蜀汉的人口峰值为529万左右,户数峰值为112万左右,远远超过很多人认为的20万户、90万人口!
在作出估算之前,先要捋清以下几点事实:
1、《晋书·地理志》“刘备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其户20万,男女90万口。”其实,章武元年的户口数并非蜀国建国之初的全部人口,它仅相当于刘璋时以成都为中心的蜀郡人口。公元242年,魏国将军朱照日推算蜀国人口户数超过93万,这一数字基本符合事实。公元263年刘禅降魏时的户口数也不是蜀国户口的全部,可能是蜀后主在位时,蜀汉政权真正能够控制的以成都为中心的蜀郡人口。
历史学家王育民认为,三国散见于记载的户口数字不同于两汉,列入州县版籍的仅是全部人口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不在编户之内。漏报的人口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世家豪族的荫附户口,是在籍编户的好几倍。据此,蜀国荫附人口有40万户180余万口。
第二种是兵户和吏户。兵家和吏家不属于编户,并包括其家属在内,每户以4.39人计。据此蜀兵10.2万合43.9万口。吏四万,以每户五口计合20万口。
第三种是以屯田客转变为州县的编户,到公元280年为止,这类人口占总人口67%。
第四种是不在州县编户的少数民族占州县编户的1/4。蜀国有5万户,睽诸史籍,蜀国的屯田客少于魏、吴两国,但少数民族特别是南中地区所占比重较大,但这两者都难以定量。
依照这一思路及其所给各类人口的比例,合计蜀国人口总数约为420万。这种结果比前两种高出许多,逐步接近蜀国人口实际,但其对荫附人口估计过多,对由屯田客转变为编户的人口估计过高,使许多人难以接受。
2、蜀国初年和亡国之前,地域大小有别。立国之初,仅占有益州以成都为中心的部分地区。到公元262年已超过100万平方里,仅次于吴国。包括今天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市的绝大部分,广西的一小部分、陇东南地区、陕西的汉中。其中永昌郡还管辖有今天缅甸的部分地区,从而构成了蜀国人口生息繁衍的最大空间。
3、蜀国所拥有的地方,自然条件优越,自东汉后期以来,很少发生战乱和自然灾害。东汉和三国初年的主要战场,多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蜀国平定南中,战争规模不小,但速战速决,其消极影响,很快消失,并为南中地区的人口发展创造了条件。蜀国中后期,在魏、蜀交界地区有过一些战事,几乎都是局部战争,破坏不大,比起魏、吴两国,蜀国还算太平。这都有利于人口的增长。
4、蜀汉初年人口总数大概只有东汉后期相应地区的60%,从东汉人口的高峰降到东汉三国间的人口谷底,人口减少60%以上。考虑到这一时期益州战乱较少,这一时期蜀郡人口,户数由30万下降为20万户,下降33%;人口由135万下降到90万,也下降了33%。参照这一事实,我们认为东汉末年益州地区人口大约减少了40%。
5、蜀汉建国后期人口大概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许多学者不同意蜀汉人口以8‰的速度递增的说法,认为其过高。但蜀国几十年间基本上政局稳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也不会太低,将其定在5‰比较合适。
明白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估算蜀国人口了。东汉后期与蜀汉相应的地区有户152万,口724万,到东汉末年下降了40%。三国初年,蜀国有户91.2万,口434.4万,这就是蜀国人口发展的起点。
蜀国建立后,在上述基础上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到蜀汉延熙五年(242年),二十一年后蜀国人口增至101.27万户,479.2万人。这个数字与朱照日的推算基本吻合。
在上述基础数上继续以5‰速度递增到公元263年,蜀国有户数112.45万、人口529万。这大概就是蜀国人口的峰值。
《三国演义》中曾说曹操拥兵上百万,刘备在伐吴中有兵七十万,东吴也有几十万上下。但三国时期,连年战乱,人口锐减,三足鼎立之时,天下人口不足一千万。当时魏国有人口近五百万,有兵四十余万。吴国有人口二百多万,兵只有二十万有余。蜀国人口不足百万,鼎盛时拥兵十五万(一些是从荆州带去的)。
《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每一场战争都是动辄几十万大军团的PK,那么在正史之中,三国的真实的兵力到底如何呢?那么就由我来进行简单分析,如有不足请多多见谅。
首先先了解这些国家的人口情况,衡量一个国家的兵力如何?人口数量是完全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的。
魏:极盛时期570万,魏国灭亡时人口将近千万。(此时的蜀汉已灭,以及平定辽东公孙家族的政权,天下十四个州,魏占十州以上,统一天下已成必然)
吴:极盛时期250万,吴国灭亡时230万。
蜀:极盛时期104万,蜀国灭亡时94万。
三国总辖区(东汉天下分为14个州,一个西域总督府)
其次辖区的大小和区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兵力数量。
魏:青州兖州豫州徐州司州雍州凉州并州幽州冀州荆州北部西域督护府
吴:扬州交州荆州大部
蜀:益州
综上所述目前基本公认的数据。
蜀国大约是10万,因为蜀汉政权总人口将近一百万。按照最大的10:1的民兵比例来看,已经基本属于全民皆兵。但因蜀国地势险要有利于坚守,所以常驻军队可以较少一点,多为后勤补给,地区驻兵。则机动部队比例较高,大约能有七万人左右。
吴国大约20多万,因为其总人口不超过250万。也按照民兵比例10:1的话。而且吴国有长江天堑,所以依照长江作为防线,吴国的军队可以分为两部分:江东军团和荆州军团。而这些军队以守备部队居多,机动部队较少。估计机动部队在10万人上下。而且其中水军占很大一部分,少许步骑军马。
魏国总人口在500万以上,因此按照上面的比例计算的话,曹魏军规模在50万左右,但是将近几十年处于三足鼎立,魏国最盛,地理区位决定了魏国要受到多方的威胁,因此这些军队被分为三部分:雍凉二州西北军团(魏蜀前线)、荆襄-中原军团、扬州东线军团(魏吴前线)。
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简单明了的看到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曹魏政权的人口,以及兵力差距,所以说无需进行大规模的征伐,只需静待时机,一个“拖”字就可以统一天下的,如果再加上曹魏占据的地区经济富庶,政治合法和文化主流等等这些因素,曹魏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可惜遇到了挥剑只有一次,磨刀用了十几年的司马懿,仅用就夺去了曹氏君臣四代建立的江山,真的是可悲可叹哪!
数据来源:《通典·食货·历代盛衰户口》《晋书·地理志》《三国志·吴志·孙皓传》《续汉书·郡国志》
正史当中,公元237年三国时期的常备军总兵力累加大约是40万人左右,预备役兵力累加大约是30~40万人,外加挑夫伙夫150万~200万人左右。
其中蜀汉大约6万4千人,这军队分布是在永安城驻军8千人左右,成都城驻军1万人左右,江州城驻军4千~6千人左右,汉中城驻军2万人,快速反应部队2万2千人左右。预备役兵力4万2千人左右,另外有伙夫挑夫20万人上下(归入后勤部队);
东吴总兵力11万6千人,这军队分布是海军3万人水师2万人陆军6万6千人,分别驻扎在建康城3万(2万陆军+1万海军),柴桑驻军2万(1万陆军+1万水师),江陵驻军3万陆军,长沙驻军1万水师,武陵城驻陆军6千人,南海郡驻海军2万人。预备役兵力12万人左右,另有伙夫挑夫40~50万人;
魏军兵力大约22万人左右,其中襄阳驻军3万,合肥驻军3万,北平驻军2万(包含骑兵1万人),晋阳驻军2万,凉州驻军3万(包含骑兵1万人),天水驻军1万1千人左右,长安守军2万人,洛阳驻军3万,徐州守军2万人。预备役兵力20万人左右,另有伙夫挑夫80~100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