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小孩子的小矛小盾,父母最好不要插手,孩子们有自己的解决方式。
你的插手反而可能会带来更坏的发展。或者,孩子们碍于大人的威严,面子之类的,表面和解了,但是内心依旧充满敌意,这样反而容易引发更大的矛盾。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说。
第一,抢别人玩具,这个是绝对不允许的,哪怕是自己兄弟姐妹的。
要非常明确地传达这个原则。
违反原则,要道歉,或者罚坐小板凳(限制自由)。
如果A想玩B的玩具,要礼貌地请B同意。
B同意了,A可以玩,B不同意,A即使打滚哭,也不可以。
家长可以安慰,但A绝对不可以碰那个玩具一下。
同理,家长也要保护A对自己玩具的物权。
在物权上不要搞“小的让大的”。
第二个打姐姐的问题。
如果姐姐已经明确反感,这个也是不被允许。
一家人都嬉笑时,孩子的心会流血。她会觉得这个家里没有人理解她,没有人可以保护她。
必须严格制止。
再有这情况,把打人的男孩拉到一旁,看着他眼睛。严肃地说:你这样的行为不被允许。请举止文明。
不要怕他听不懂,一定要很郑重的告诉他。
必须挺身保护自己的女儿。不然她将不再信任你。
心灵扶助者〔成云社〕~初心√
1.面对争吵的双方不能疾言厉色,让双方稳定情绪,逐一介绍事情经过。孩子在述说时不要轻易插言,在双方讲述完后,已大致清楚事件的起因后还要找当时的见证人去调查此事。矛盾的出现一定是双方的问题,所以要公平公正到指出各自的错误问题所在,以做到不偏颇任何一方。
2.矛盾分外露和隐藏,解决了外露的矛盾,还要注意不能在孩子们中留下隔阂,消灭下次矛盾的隐患,所以指出各自的错误尤为重要!
现代中国人很注重家庭教育,但又于家教本质意义模糊不清。
现代中国社会于子女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模棱俩可,既约束于礼貌待人又放纵于自私自利;既规范于言行举止又怂恿于得理不饶人;只盼其成才而无视其成人。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传承中,于家教,家训所集而成的家风极其注重。
尤其是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为主的忠孝文化,俩千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人教书育人做人做事之本。
忠孝仁义礼智信,长幼尊卑恭谦礼让……这些成人,成才,成事之精华精神思想底蕴,于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早已消失殆尽。
我也有些懵……是孩子与孩子间的矛盾?还是作为家长,与孩子间的矛盾?
孩子之间的矛盾交由孩子处理,家长正确指导,如果发生在学校,家长千万不要指责另一方孩子,给老师说,让老师看着解决,决不能自己亲自动手或辱骂对方。
一、根据您的描述分析:
1.小侄子总欺负妹妹或许是需求关注。小侄子在自己家是集宠爱于一身,当侄子来到您家住,家里中本身还有一位宝贝,自然大家的关注点也不仅仅是侄子一个人,这和他原来在自己家对比时会有落差感,所以以欺负妹妹,赢得大家对他的关注。
2.小侄子或许不知道怎么和妹妹友好相处。在自己家里时就小侄子就他自己是孩子,当我们成人和孩子相处时,一般成人会让着孩子,而往往和孩子与孩子相处时不是这样的,这也可能会导致侄子不知道怎么和妹妹友好相处。
二、具体解决办法:
1.关注小侄子的情绪感受并同理他,例如:你在姨家会不会觉得有时候大家会关心妹妹,没有关心到你,你有点伤心难过啊?如果他回答是的,你可以跟侄子讲,他和妹妹都是你的亲人,你每个都很爱,同时也给予侄子更多的关注。
2.当他欺负妹妹时,你可以说,你是不是喜欢妹妹,如果你喜欢妹妹,你可以轻轻摸一摸妹妹的手,但是一定不能推或者打妹妹,这样不仅妹妹不喜欢和你做朋友玩耍,就连爸爸妈妈姨和其他的小朋友都不喜欢你打人或者推人行为,这是不可以的。
3.当他做出对妹妹友好的举动或者其他好的行为时,马上具体表扬,例如:宝贝,你把玩具主动给妹妹玩,姨觉得你真是位爱分享的孩子等等
我认为耐心和沟通重要,同时还要尊重孩子
准则1::孩子之间的矛盾尽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准则2:孩子自己不能解决的矛盾,家长要协同解决
准则3:男孩子之间的矛盾,尽量让男孩子自己解决,女孩子之间的要注意(根据教育心理学,女孩子更容易拉帮结派和记仇)
准则4:家长要做正确的引导:大度,宽阔的心胸,不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