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亲子阅读有哪些收获?

幼儿园、学校停课,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大家都宅在家里,最开心的应该就是孩子了吧。因为不用上学,爸爸妈妈也一直在身边。平时大家工作都很忙,能够这样长时间陪在孩子身边的日子可谓是少之又少,又不能出去,那么各位有没有试着拿出绘本,每天坚持抽出一点时间跟孩子一起做亲子阅读呢?坚持亲子阅读到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呢?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亲子阅读绘本的好处到底有哪些!

1、增加亲密度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于上班族的父母来说,陪伴孩子有时候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了。面对生活的压力,我们有时候不得不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寄养”。最后去接孩子的时候,看到那小小的陌生的眼神,是不是会内心一痛?亲子阅读可是实打实的陪伴,而且是高质量的陪伴。只要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你和孩子的关系会更加亲密。

2、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在亲子阅读的时候,不仅是带着孩子一起看绘本。而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跟孩子不断的交流沟通。尤其是1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语言的发展期。这个时候多阅读,多交流,多沟通,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在沟通中,稍微大点的孩子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也可以通过孩子的这些反馈,更多的了解孩子。

3、提高孩子的美感

优秀的绘本都是由世界级的绘画大师创作出来的。他们创作的绘本有的色彩鲜明,节奏活泼;有的唯美婉约,大气磅礴。甚至有些绘本画面的精美程度,让大人都爱不释手。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对于美的感受。

4、提高阅读兴趣

由于绘本的类型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像其他的书籍那样显得枯燥乏味。而且绘本的延伸性很好,小到写写画画,大到表演,都可以根据绘本的剧情很好的发挥。给孩子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体验,所以更加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5、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每一本绘本都是精心设计的。从封面到封底,可能都隐藏着很多的小惊喜。每次阅读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发现不一样的地方。正是这些精心安排的小惊喜,每次发现都能够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孩子在以后阅读的时候,就会更加的专注,也会更加的仔细。

6、提高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孩子的小脑袋里你永远不知道装着什么样的古怪想法。这些我们看起来奇奇怪怪的,甚至有些幼稚的想法,往往就是想象力发展的一个表现。而绘本的内容也是天马行空,非常符合孩子的这些想法。通过阅读绘本,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而随着他们逐渐成长,他们会渐渐的对吸收到的知识表现出一种不满,试着想创造一些“更厉害”的东西出来,而且这些东西可能是我们平时根本就想不到的。这时做父母的只需在旁进行适当的引导,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原来是如此的聪明。

别让自己的孩子被电视平板手机电脑绑架了,给自己和孩子都留点时间。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毕竟这样的机会,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也会越来越少。珍惜亲子陪伴的每一秒吧!




阅读是整个教育最重要的基石,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每个父母人生面临的一个重要功课。教会孩子阅读是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毛姆说过: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你为自己筑起了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生命所有的难。

亲子共读有利于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与沟通,读书的过程更是孩子感受与享受爱的过程。亲子共读期间,不仅可以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还能让家长和孩子分享读书的快乐。

读书可以不断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读书的过程充满乐趣,孩子才会乐此不疲,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因为只有快乐的学习才是持久发展的动力源。




你是陪孩子多还是看手机多?你的孩子是玩手机多还是看书多?你给4岁孩子看的是《猜猜我有多爱你》还是《资治通鉴》?或者干脆塞一本书给孩子,就算阅读了?

在“唯有读书高”几乎被“唯有手机好”取代的当下,我国真实的家庭亲子阅读状况如何?来听听专业人士的说法吧。

1、应该阅读,但不知道该读什么

好消息是,在价值观上,读书依然地位崇高。

据日前同程旅游联合新华网发布的《2017中国居民家庭亲子阅读消费调查报告》,绝大多数居民家庭高度认同阅读对于子女成长的价值,超过8成认为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超过6成认为阅读对于孩子养成爱学习习惯、养成健康性格具有重要意义,仅有1.45%的受访家长认为阅读已过时。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超过三成的受访居民家庭未成年子女能够做到每天阅读,超六成孩子每次阅读时间在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

“在推广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跟你一样,不知道孩子该看什么书。”专家认为这正是亲子阅读的第一个障碍——面对市场上数量庞大、良莠不齐的少儿读物,家长根本无法选择,朋友圈推荐、100本必读绘本之类的榜单也不一定靠谱,“因为这需要了解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还要对各种少儿图书有深入了解,知道每本的内容和制作质量。一般家长很难做到。”

jint速读记忆专家建议首先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喜欢什么书,就让他读什么书,“孩子是不会拿着看不懂、没兴趣的书装样子的。”当然,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也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尤其是还不识字的孩子,大多数时候要依靠父母为他们选书。

2、放下手机,陪孩子阅读

说来也奇怪,现在的父母为了孩子舍得一掷千金,却往往舍不得时间。

“有些父母总说没时间陪孩子看书,其实他们没那么忙。”《调查报告》显示,只有3成受访家长经常陪子女阅读,近6成家庭是让孩子自己阅读。有意思的是,虽然父母们自己已经被手机、电脑、电视占据了太多时间,却有13.63%的家长希望借助阅读挤压孩子玩电子产品、看电视的时间。

一部分坚持陪孩子阅读的家长也有自己的疑惑。

飞飞今年4岁。妈妈从她还是小婴儿时,就坚持每天给她念书,开始是小动物、植物等布书,慢慢过渡到简单绘本。

“我发现飞飞现在认字不多。我在想,是应该逐字逐句给孩子念绘本,还是自由发挥?看书时要不要经常问孩子一些问题,考考孩子有没有看懂?要是孩子不关心故事情节,总是揪着书上的一些细节问问题怎么办?孩子老喜欢重复看一本书是怎么回事?”知道记者要去采访亲子阅读专家,飞飞妈妈列出一长串问题。

这就说明,如何阅读本身就是一门学问,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因此,专家建议即使在家中阅读,家长也要尽量让各种年龄、各种身份的人陪伴孩子,因为每个人的阅读风格不同,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多元化的阅读习惯。“最好能抱着孩子一起阅读,请孩子翻书,引导她自行提问。”至于要不要自由发挥、要不要重复看某一本书,并不是最关键的,“只要放下手机,专心陪伴孩子看一本书,总是有收获的。”

3、阅读,不只关于书本

让家长和孩子放下手机,拿起书本,真的那么难吗?

如果只把阅读理解为看书,看手机和看纸质书的确没本质差别。但阅读从来不只是关于书本。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倡阅读与体验的统一。

“很讽刺,同样都有艺术、运动、团队协作等内容,很多很多家长舍得花2万上早教课,却不愿花2000块钱上阅读课。”易锐昌一直在为亲子阅读呼吁,“总体上看,我国孩子阅读还是太少,太晚。欧美发达国家的孩子,在6到9个月时就开始阅读了,中国儿童则普遍要到二至三岁才开始进行阅读活动,美国儿童在四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性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儿童平均到八岁,也就是二年级时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跟阅读起步晚、数量少相比,更令人担忧的是功利性阅读盛行。对那些急于见到成效的家长,易锐昌有个“三年级理论”,“根据我的观察,喜爱阅读的孩子,3年级以后成绩会突飞猛进,因为他已经具备了超越同龄人的理解能力、专注力、思辨能力,知识面也广。”但他最希望父母们能认识到,阅读最大的意义是培养孩子终身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孩子一辈子受益的财富。




从孩子不到一岁就开始坚持亲子共读,到如今三年多了,家里的绘本摆满了半个书架,每天临睡前孩子会习惯性的挑选一本书,然后开始睡前故事。通过这三年的共读,我觉得孩子身上有这几个相对于其他孩子的优势:

1.读书专注度高。同样给几个小朋友一本书,其他几个可能没有意识或者看一会就跑去坐别的事情,我家孩子不会,她会耐心的翻看很长时间甚至到结尾;

2.词汇量丰富。这个词汇量说的中文词汇量,如果共读英文书籍肯定也会丰富英文词汇量。明显的就是表达清晰,甚至有时候会有特别出彩的作文中的句子,比如,XXX的小辫子像刚发的嫩芽;我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了等等,幼儿园老师也想我反应,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3.会讲故事。我记得孩子三岁半就可以将比较简短的故事颗,比如《大卫上学去》《大卫不可以》等,还有《小蓝和小黄》等,幼儿园举办故事分享会她也会勇敢的去参与;

4.对认字很感兴趣。现在到了认字敏感期,自己会每个故事都指读名字,对于我们教给她认字她也有浓厚的兴趣,到目前为止至少认识两百多个字了。

这些都是亲子共读我能切身体会到的好处,每个孩子身心发展不同,可能还有更多的隐形好处是我没有观察到的。




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坚持亲子阅读是大有裨益的。首先,有助于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父母于子女在茶余饭后一起阅读,一起交流,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其次,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表演等各种能力。在阅读时,让孩子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能够很好的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第三,我觉得,有助于1孩子心智的开发,读书多的孩子,大多见多识广,学习好,尤其是语文成绩高。第四,我觉得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读书能够修身养性,这一点人人都懂。孩子阅读优秀的作品,会不自觉的受到里面正面人物的感染,想模仿他们,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总而言之,多坚持亲子阅读,好处多多,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正确引导。




原始地址:/jingpin/6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