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书生要背多少书?

书生要把先生教的学问,摇头晃摇,滚瓜烂熟的背出来,背不出就戒尺打手板,不敢不背,每天都要背书。


四书五经


四书是基础,五经和皇帝圣训也要学,书法也要会,八股文也要学


总共九种书,分别为: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经,易经,礼记,尚书,春秋!也就是我们所属知的四书五经了!古代书生学习大多都抱有两方面的志向,:一是治国安邦,二是行医治病救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书五经也是最具代表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的书。就现在青少年励志向立人生规划,都很有用。因此,读书就读经典!读那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的书。读好了,在未来人生路都会受用![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来看我]


四书五经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考试共分10个阶段进行。前4次为学校考试:县试、府试、院试(即秀才考试)、岁试;后6次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科试、乡试(即举人考试)、举人复试、会试、会试复试、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为状元)。在这一连串的考试之前,书生要背诵多少书呢?据程曦《中国历史轶闻》一书统计:《论语》:11705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合计407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都要精读背熟。

此外,更要看是原作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典籍、史书、文学书籍等。可见,状元并不是摆设,没有真才实学,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难怪有不少书生,考试考到了70岁,还未考上。也难怪孟郊中进士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了,也难怪《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在中举之后,高兴得发了疯。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四书五经是必读。


考试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经之路。不论是现在的学生,还是古代的书生。在抱怨今天辛苦的同时,我们看一下古代书生,想经过一次次的考试要学多少东西才可以。

中国教育考试历史久远,到了清代以后,科举制度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备了,考试一共分为十个阶段进行。看看这个阶段次数,绝不次于现代。

前四次是学校考试:县试、府试、院试、和岁试。后六次是正式的科举考试:科试、乡试、举人复试、会试、会试复试以及殿试。

在这一连串的考试以前,书生应该备多少书籍呢?据《中国历史轶闻》一书有一个详细的统计。我们来看一下就能知道,能通过层层考试考试的人,为什么都那么有才。

《论语》共11705字;《孟子》共34685字;《书经》共25700字;《诗经》共39234字;《礼记》共99010字;《左传》,共196845字。

这40多万字,必须精读背熟,还要看几倍数量的注释,另外还有其他必读典籍、史书以及文学书籍等等。这样看来,有些古代书生花甲、古稀之年还在科考就不稀奇了。

试问今天的学生还有怨言吗?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考试共分10个阶段进行。前4次为学校考试:县试、府试、院试(即秀才考试)、岁试;后6次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科试、乡试(即举人考试)、举人复试、会试、会试复试、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为状元)。在这一连串的考试之前,书生要背诵多少书呢?据程曦《中国历史轶闻》一书统计:《论语》:11705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合计407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都要精读背熟。


曾经看过宋代的某段历史,其中有关于某位进士自述自己高中科举仕途的秘诀。

大意是熟背前人的科考文章,数量是多少呢?大概300篇左右。这样科考时,根据题意,基本都能从300篇的文章里找到标准答案。

我们知道古文一篇大致500字左右,300篇就是15万字左右。能将15万字记忆在大脑里随时调用,难度还是相当大的,相当于1500首的宋词在大脑里张口就来,这基本就是古代书生的进士难度,天花板级别的。如果是秀才、举人,可能记忆量要稍小一点吧。


古代的书生要背多少书?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背的书与所处的朝代有关,朝代不同,所需要背的书也不同,同时也与自己的个人志向有关。如果一个人读书是为了经世致用,则书背的越多越好,如医学、算学等等;如果只是为了科考,则需要背大学、中庸、四书五经之类的应试书籍。

读书为经世致用,则会挑自己喜欢的,感觉对自己有用的书来背,要背的书是不固定的,这个我们不做讨论,我们在这里只讨论科考的话需要背什么书。而所处朝代不同,所需要背的应试书籍也是不同的,而清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书生所需要背的书记也是最多,所以我们以清朝为例来看看古代书生要背多少书。

要了解古代书生要背多少书,需要先了解古代书生需要参加哪些考试。在清朝,科举考试共分为10个阶段,分别为:县试、府试、院试(即秀才考试)、岁试、科试、乡试(即举人考试)、举人复试、会试、会试复试、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为状元)。参加不同阶段的考试,所需要背的书籍也不尽相同,我们从启蒙、中级、高级三个阶段予以分析。

在启蒙阶段,也就是刚入学,在私塾读书,这个时期主要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启蒙书籍;在中级阶段,在需要背四书五经,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周易》;到高级阶段,也就是想要考中进士,就需要再读诸子百家,如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庄子》、二十四史等等。

这些书籍看起来似乎还没有现在学生要看的书多,合计四十多万字,但是要想考中,这些书籍都是要熟背的,更何况还需要看大量的注释、译文等等,可谓是难度相当大的,比我们考清华北大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古代?先看看有多古!

宋朝开始已经不能算古代了,宋朝以前是真正的古代,因为宋以前是真正的科举制度,以后的都是假的,水分太大。

唐朝最鼎盛,宋朝开始没落,最重要的数学类全部取消了,数学至少占据科举考试的50%以上,古文记载那时的数学比当下大学的数学都难,比如“射影几何”,现在大学生都不懂。主要是游牧民族南下以后把科举制改了,导致天朝再无含量高的学习了,全剩垃圾了


首先古代的小孩子们三四岁开始,刚开始认字的时候就要学习“三百千千”,就是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是政府规定普遍使用的启蒙读物,这些背完了之后就要学习古代的传统经典了。

一般的顺序是先学《孝经》,《大学》,《中庸》,建立基本的人生观,再学《论语》,《孟子》,理解更深度的价值观,如果你认为这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几本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中国古代书生究竟要背多少书呢?这个问题就要具体朝代具体分析了。

中国古代教育按照教育史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

奴隶社会时期

奴隶社会时期包括夏、商、周和春秋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内容较为简单,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是核心内容)。

封建社会时期

这个时期从战国开始到清朝结束,历时长且选拔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因此教育的书目也随之发生改变。

笼统来看,从战国时期到清朝时期,书生必学的书目有四书五经,虽然每个朝代在必背书目上会有一些出入,但是四书五经可谓是基础中的基础了。

四书:

《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附:历代科举制考试科目

隋朝

隋炀帝设进士科

唐朝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因此唐代的主要科目为进士和明经。

进士(较难):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

明经(较易):考时务策与经义。

宋朝

宋初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

进士:考帖经、墨义和诗赋。

明经:考策问与经义。

后王安石对其改革,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

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进士:考大经、兼经、论、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元朝

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这一时期元朝统治者并未过于重视科举选拔这一途径,且停办过两次科举,因而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并未有太大发展。

明朝

只设进士一科,八股文大兴。

清朝

清袭明制,主要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


“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一诗写出了自己中进士后的得意之情。那么,在我国古代,要想中进士,要背多少书、考多少试呢?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考试共分10个阶段进行。前4次为学校考试:县试、府试、院试(即秀才考试)、岁试;后6次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科试、乡试(即举人考试)、举人复试、会试、会试复试、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为状元)。在这一连串的考试之前,书生要背诵多少书呢?据程曦《中国历史轶闻》一书统计:《论语》:11705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合计407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都要精读背熟。

此外,更要看是原作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典籍、史书、文学书籍等。可见,状元并不是摆设,没有真才实学,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难怪有不少书生,考试考到了70岁,还未考上。也难怪孟郊中进士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了,也难怪《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在中举之后,高兴得发了疯。


四书五经

我假设题主的意思,是说书生要考取功名需要“背”多少书。

其实说“背”是不恰当的,准确来说,“背”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学习理解”“融会贯通”

古代科举,从隋开始,唐及以后发扬光大,明清鼎盛。人人都说科举制度不好,八股文如何如何禁锢思想。但我们看问题不能站在事后的眼光,而要设身处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去思考与研究。

科举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机制,其根本是为国家服务,为君主制的中央集权服务,当然,也可以说为人民服务,毕竟国家国家,有“国”有“家”。所以,这肯定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之大,非高考所能及。没有所谓的公平可言,再者,世界上本无绝对的公平,永远只有相对的公平。

既然是为君主服务,为中央集权服务,所以你必须要认可这个价值观,我们不用去苛责那些忠君之人是愚昧无知,也不必批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毫无人性,这都是很正常的。你要问我为啥,我只能告诉你,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我要生在那个年代,我也忠君,我也会三叩九拜,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位四书五经的“辅导资料”

所我要“背”什么,取决于“大纲”考什么(很熟悉吧,这就算是历史发展规律了)。当然,四书五经都很短小精悍,要背下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理解,否则只是小孩子摇头摆脑似的倒背如流,没有意义。这时候,就有很多文坛大咖,例如说朱熹,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些“辅导教材”,统称为“注集”。天下学子,就都通过这些辅导教材去学习理解。这类注集的数量、字数就不好预测了。可能四书随便一句“行拂乱其所为”,6个字,注集会有6000个字,这个东西说不好,看个人造化,你自己天资聪慧,一看便懂,搞不好自己都能做“注集”。否则,愚钝不堪,就算把天下注集都买来吃了,还是不懂为啥行拂乱其所为。

最后到了考试的时候,一看题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明。

你傻不傻眼,不止你傻,大家都得傻,这不止是超纲,完全就不在纲内。拿老子的道德经来做题目,是要砍头的,因为不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放心,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题目是: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前半句出自《大学》“于止知其所止,可以忍而不如鸟乎”

后半句出自《诗经》“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超纲了吗?没有

但是完全是胡诌,将两个毫无联系的句子放在一起,就是科举后期经常出现的情况,因为四书五经就那么多句,很多话也并不适合出题目,所以就出现了很多东拼西凑,断章取义的情况。

珍惜当下,还是社会主义好


纳兰容若追忆自己与妻子共同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时有一句词是这样写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什么是“赌书”?又为什么要“赌书”呢?

其实这里的“赌书”,并非是以“书”来作为“赌注”!这里实际上是在“赌”谁的记忆力好,谁能够又快又准确的说出哪一句“名人名言”出现在哪一本书的哪一页之中!

纳兰容若写的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夫妻二人,但是,他借用这个典故却无意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

如果要获胜,就必须大量背诵各种经典著作;此外,李清照还必须了解金石收藏,阅读量要大,而且必须是过目不忘!

当然,一般的书生是用不着有李清照那么大的阅读量与知识面的;但是,读书人必须背诵的书还是有个大致范围的——

自南宋末年开始,《四书》成了必须背诵的书,因为这就是以后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此外,还有一些诗词也是必须背诵的(这是古代的启蒙教材之一)。

相比之下,现在的学生必须背诵的书就多多了;除了语文以外,还有外语,还有数理化的各种公式;最头疼的是英语,什么时态语态虚拟语气!

古代印刷条件有限,特别是《四书五经》还有历史不可能人手一册;因此,读书人必须练就过目成诵的基本功。


背多少书,取决于你处在什么朝代!

先秦:权谋之术比较吃香,书生要做的是练好嘴皮,心中腹黑,“货卖帝王家”;

秦朝:书生最好不要读书,以免有杀生之祸;

汉代:选拔官员的标准是孝廉;当然当时也有太学这样的高等学府,主要学习儒家经典;

魏晋南北朝:选官方式为九品中正制,主要看门第家世,读不读书关系不大;社会上书生一般比较推崇老庄之学,用来清谈和装13;

隋唐:科举制开启,内容主要是词赋诗歌,看重书生的文学才华;

两宋:进一步完善科举制,主要内容有所变化,从诗歌变成文章策论,就好比是现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

元代:书生地位低下,写写小曲子还是可以的;

明清:八股取士,主要内容是儒家的四书五经,尤其是四书。对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更得顶礼膜拜,因为考试的标准答案在里面!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绝大部分读书人要通过这条途径找到工作,进入仕途,一生的功名都在这上面。而自隋唐以来,古代的官员,尤其是文官,基本上都是科举场上过来的,例如有名的张九龄、王维、颜真卿、范仲淹、包拯、文天祥、张居正、袁崇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这些人的历史功过且不论,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因为科举考试,他们都有着扎实的书本功夫,为了应付考试,熟读了不少经典,写了不少应试文章。那么,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想要考取功名,究竟要读多少书呢?

《聊斋》故事

一个题目足见对基础知识的要求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选题范围一般在四书五经之内,要求读书人必须熟悉这些教材,要熟悉到什么程度呢?不光是能背,而且随便拿出其中一句。从《聊斋志异》的一则神话故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聊斋志异》开卷第一篇讲的就是科举考试,当然,讲的是神话科举。这个故事名叫“考城隍”。说的是明朝末年,有个叫宋焘的书生,有一回生病在家休息,看见两个使者催他去赶考,他纳闷地说:现在还不是赶考时节呢,是不是弄错了?使者不回答,只管催他上马。于是跟着使者到了考场,却发现坐在考场上的主考官是三国时候的名将关羽,原来,这是一次神仙级考试。考题下来,一看,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这题目让现代人来看,简直一头雾水,然而,博学多才的宋焘下笔神速,很快解题、答题和交卷,答卷中有一句叫:“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个宋焘,史上确有其人,是蒲松龄姐夫的祖父。

且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假,我们看这个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来自于哪里呢?古代科举考试,是不会轻易去乱取题目的,必须在经典里有,尤其是在明朝、清朝的时候。蒲松龄写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那么科举考试的题目一定是在儒家经典里。而这个“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很可能出自《孟子》,因为《孟子》当中的“告子”篇有这么一段话:“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里讲的是二人学围棋的故事,其中一个一心一意,另外一人怀有二心,想着射只天鹅。《孟子》是儒家“四书”之一,科举必考书之一。可见,如果对《孟子》不熟悉,不能背诵,这个作文题目根本就看不懂,更不用说自由发挥。

故事中的宋焘作文章,深得关公赏识,于是后来当了城隍。其实,通过这个故事,蒲松龄表达了对科举的不满,希望有关羽这样无私的历史人物来主持科举考试。

那么,在明朝和清朝,一个读书人要考上进士,得背多少书呢?南宋时候的进士郑畊老做了个统计,《论语》一万一千多字,《孟子》三万四千多字,《尚书》两万五千多字,《诗经》将近四万字,《礼记》有九万多字,而《左传》则将近二十万字……这些加起来有四十万字,而且还不包括注释。如果还要考诗赋的话,那么就得背《昭明文选》等文学参考书,这样加起来,恐怕没个五六十万字还拿不下来。

要背这么多书,对于记忆力是个很大的考验。例如唐朝名将张巡,虽然是武将,却也是科举出身的进士,他的记忆力就很惊人。据韩愈记载,有一回,有人考张巡的学问,随便问了一句《汉书》上的话,张巡马上就能指出来,这是哪一章哪一页上面的,提问的人一翻《汉书》,果然如此。然后,张巡又把相关章节倒背如流,令人咋舌。在唐朝,考试范围尚未局限在儒家经典,不过,连《汉书》都能背,这就太牛了。

缺点:

有人靠短期记忆力取得好成绩

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功底要求很高,一个人能熟悉文本,熟悉经典,当然是件好事,但如果一切以此为标准,则不免有弊端。

例如,在清朝的时候,成绩稍好的读书人,要背诵“四书五经”那肯定不在话下,因此,背下这四十来万字,不是什么稀奇功夫,更高一步的要求是:要背诵注解。例如“四书”,就必须背诵南宋朱熹所作的注解,因为考题有时候就在注解里。结果呢?有些人忙着背注解,却把原文给丢了。能背下《论语》里的注释,却忘记《论语》的原文,也是挺尴尬的,这估计和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很相似。

而且注解单一,只用朱熹的,也引起读书人的不满,吴敬梓就通过《儒林外史》里的杜少卿说,只用朱熹的注是不妥当的。

同时,强调背书也让那些记忆力超强,又不好学的人捡了便宜。例如清朝严有禧的笔记《漱华随笔》就记载了这些方面的现象。乾隆九年的时候,即公元1744年,十一月,河南布政使赵城上奏说,科场固然有不少博学精通之人,然而也有不少投机钻营之徒,平时不读什么书,在考试之前几个月,就到处找过去那些已经上榜的人的试卷,将以前的试题和文章割裂分散,断章取义,临时死记硬背,然后根据这些来答卷和写文,居然也有考中的。结果考完之后,去问这些人关于“四书五经”的内容,这些人结结巴巴,竟然一句话都答不上来。“而浮夸躁进之徒,剽窃拟题,购求坊刻,割截成篇,临时强记塞白,甚有于场中同号互相倒换,凑助完卷,剿说雷同,千篇一律,及至出闱之后,有叩以经义而茫然不知所出者”。

那些以前考上进士、举人或者秀才的人的试卷,都会被当成样卷,各大书坊都会有,只要花钱就可以买到,然后照猫画虎去做,也有考上的机会,听起来确实令人啼笑皆非。而这些钻营之徒在考试之前花多长时间复习呢?答案也令人吃惊,只要几个月就可以了,“拟题多者百余,少者不过数十,古人毕生治之而不足,今则数月为之而有余”,做一百多道模拟题,几个月时间下来,应付考试绰绰有余,看来古人所说的“十年寒窗”也未必对。对于这种善于做科举试题,却没什么真学问的人,考官也没什么办法,但为了防止真正的人才被埋没,赵城建议另外举行面试,看考生到底有没有真本事,“该牧令面出冷题考试,申送府州”。然后,奏章上去之后,虽然乾隆建议众大臣一起商量,然而,关于额外面试的建议并没有被通过,“旨下九卿议,不果行。”


古代的书生要想中举,或者考取状元,那么要背的书可多着呢!最基本的是《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大约40万字,全部要滚瓜烂熟。考生还要看比原文多几倍的注释。还有其他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

如果是“高考”需要学习的科目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八股文主要来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像读熟这些书,除了系统能背下来,还要能将单章单节背下来。


原始地址:/jingpin/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