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的夏史年代体系可信吗?根据是什么?

感谢邀请。

《史记》内容从大的脉络而言,是可信的,如历史上一些事件、人物,但从具体而微的角度来考察,就显得儿戏了一些,毕竟上古时期缺少记录佐证,同时作者本人根据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加入了类似小说的写作手法,加入个人好恶,有点像是历史小说。

但客观而言,《史记》属于官方正史,不仅在文学方面,在记史方面,都有新的成就,所以,与其它的史学著作比起来,史记的可信度更大。


昨天粗译解了司马迁五帝本纪!今日再译解夏本纪,正常顺利的话我会解读史记一百三十篇,等于随笔评论白话解说总结重新学习一次了,在平台上大家互通领悟开心吧!史记是中国人灵魂文化,太复杂,好容易错解,咋天我说舜禹两人不是黄帝子孙,翻来复去一看又是了,史记太久远,真真假假,尽可信其有吧!

夏禹就是著名的大禹治水历史掌故年代,总之就是洪水滔天死人大混乱,禹接替治水不力的父亲鲧的位置,从史记记载原来当时己一统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湖南湖北等一大半古中国版图,看来夏商周是分不开的,因为从史记记载的夏禹治水行事方式,己经是最典型的中国人大一统文化灵魂处世接物,就是疏通各地道路运河,使各地货物流通互补有无,史记说夏禹除了合乎一切道德规范,连声音都合乎声律,这证明当时应该有统一语音,但可能文字还跟不上,夏朝传到禹的不贤子孙桀,就被成汤商灭了,搞笑的是,成汤也是黄帝子孙,当时各地诸候应该都是黄帝子孙变生出来,中国封建王朝历史文化真一脉相承,从五千年前炎黄两帝,到己成气候的四千年前夏朝到我们现在,真是千秋万代了![做鬼脸][泪奔][祈祷][呲牙]


司马迁作为太史令,有许多别人无法一见史料,所以夏朝世系是有来源不是凭空捏造。其证据除了尚书,左传外就是晋朝出土古代纪年简牍…


研究夏朝历史,最可信的史料就是《史记》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放桀于南巢”,也就是说,司马迁在写夏朝这段历史时,是经过实地考察的,但是夏朝因为没有过多的文字记载,更没有考古证实,司马迁也只简单的记载了夏朝的帝王世系年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直到今天,也没有发现确定是夏朝的文物和文字资料,所以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古文明自商朝开始的。

但是我认为夏朝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史记》中司马迁记载的夏朝年表也真实存在,史记记载,商汤推翻夏桀建立了商朝。但甲骨文的记载中,商汤不是商朝的开国之君,只是中兴之主,他前面还有数代先王。也没有记载商汤灭夏的丰功伟绩。《史记·夏本纪》只记载商朝曾经臣服于大禹,并未记载商曾臣服于夏朝。另外,《史记》对夏朝的记载过于简略,其中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在说大禹,剩下五分之一只说了夏朝3件大事: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和夏桀亡国。最大可能是,夏朝并非像商朝一样,是一个统一的强大王朝,而很可能是一个部落联盟。夏朝和商朝也没有继承关系,是并立关系,而是并立一段时间后,被商统一了!

据推测,夏、商、巴蜀等都是并立存在的强大部落联盟,时间是重叠的。商朝从大禹治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1世纪,共1千多年。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掉了夏和其它部落,建立了最早的国家。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的甲骨文,是已知的最早的文字。

在商朝殷墟甲骨卜辞中,没有夏或夏朝的字。商人称前一个朝代为“西邑”。甲骨卜辞中称“西邑”的地方可能就是夏朝。在甲骨卜辞中也多次提到“蜀”,可能就是巴蜀。它们都同属于当时部落。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现代考古技术已经日趋完善,科学发掘夏王朝核心玉礼器牙璋,成为早期中国国家文化的符号。距今约3700-3600年前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王朝晚期的国都,承石峁古国的影响,二里头牙璋呈现巨大化,已成为成熟王室宫庭礼仪道具,表明国家政治制度的存在。而且牙璋文化不断第由西而东扩散。而各地牙璋的年代跟三星堆的年代基本一致。

所以《史记》中关于夏朝的记载是可信的,只是由于文献的缺失,司马迁尽量记载了真实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承待后人的补充和证实


谢邀!个人觉得不可信,司马迁没写史记以前,不是没人书写历史,他写史记有一大部分都是誊写了以前的史书,人云亦云,再说了,在司马迁生活的年代,还没有考古这种学科,他写的史记只能是一家之言,直到现在,夏朝还没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有好多东西都是源自神话故事,口口相传,所以到了现代,山海经不能作为信史,只能当做神话故事去看。


三皇春,五帝夏,不能只有春秋而无夏!


不太可信。《史记》中记载夏史的资料来源最早都是春秋战国的记叙,大多是口口相传,在某个时候被记录下来。目前,最早有文字直接记载历史的是在商朝的甲骨文。


不可信,因为史记是司马迁在汉代撰写的,夏商周的历史在汉代之前,他是根据走访询问写的!没有政史根据


司马迁所记,或有先秦典籍未亡轶者,或游历中访得,应该不是其凭空杜撰。虽未可全信,不妨姑妄信之,因今人已很难获得更可信的史料。


根据与先秦文献的对读,可以明确地说,《史记》的夏史年代体系不可信。首先,要肯定,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在撰写的时候,他走访了大量的人群,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材料。但是要看到,他是一个汉代的人,所得到的材料与夏代不是共时的材料,因此,可靠性会打折扣。其次,拿《史记》的夏史年代体系与先秦文献来验证,会发现矛盾的地方特别多。现在,我举几个例子来说:

第一,《竹书纪年》说“夏年多殷”,又说禹到桀为471年,汤至纣为496年,可见按《史记》的方案来读《竹书纪年》就读不通。并且,《魏世家》集解引《竹书纪年》又提到,《纪年》是从黄帝开始,《左传·后序》则说《纪年》起自夏,证明《竹书纪年》是把黄帝作为夏代纪元的开始,这与《史记》完全不同。

第二,按《史记》的说法,夏为成汤所灭,然后就进入了殷商的纪元。但《国语·周语下》却说:“有夏虽衰,杞、鄫犹在。”说明在春秋的时侯,人们仍然认为有夏还在,并没有灭亡,这又是一条跟《史记》不同的记载。

第三,按《国语·周语下》的记载,后稷生活在虞夏时期,到文王共经历了15代,按每代25年计算,15代就是370年。显然,这条材料放到《史记》的夏史年代体系里去看也是矛盾的。

第四,在《墨子》的《明鬼下》、《天志中》、《贵义》各篇,都把虞、夏视为一代。这与《史记》记载的夏代历史体系也不相同。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先秦史料对夏代的记载都与《史记》的夏史年代体系是矛盾的。所以,司马迁的夏史年代体系不可信。


原始地址:/redian/1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