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未来最好的教育模式会是什么样的呢?

先是生存教育,后是敬业教育。把自己融入社会能够独立生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敬畏之心,能参与职业有序竞争,使自己职业技术能力蒸蒸日上,成为社会建设的能工巧匠。


至少要分两条线讲,一条是教育授课模式,另一条是学历认证模式。

个人的学习路径总是: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教育授课模式的目的就加速这个路径的效率,使得个人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活动。不考虑人脑生物技术压缩认知环节这个假设的话,一般而言,认知环节和实践环节都要同步实施,意味着在认知的同时需要提供实践环境,如果教育机构无法创造足够的实践环境,那么个人仍要继续在未来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再认知的环节,因此,终生教育将会是必然的选择。

至于学历认证模式,这个模式是由录取方决定的,两个可以决定人生的主要录取方:一个是大学,一个是企业(或机构)。理论上讲,企业认为你有能力,你就可以被录取,不管你是否真有能力,反正风险企业自己承担。

那么大学也是否也应该如此?众所周知,大学目前的招生权力至少是不完整的,大学无权或没有足够权力决定他可以录取什么样的学生,只能委托国家来录取,这就是公开录取,也就是高考。所以现在反映我们大学价值的标准主要是其高考录取分数线,而其实真正反映大学价值应该是科研成就和毕业学生质量……

至于该不该放开大学自主录取,这个问题的牵扯面很广也很复杂,而我看来,无论是否反对,其中有一个矛盾点是我始终没想通的,就是:为什么必须限定大学生录取人数?难道就因为大学老师不够或者宿舍不够?大学必须是采取集中营式的教育模式?为什么不能给个名分,然后允许学生在家里自学,想听课了就网上预约,一些课程完全可以网上看视频学习,别告诉大学生连这点自学水平也没有,难道现在大学本科已经需要采取高中生的教育模式了?

所以我个人设想大学的模式,应该是俱乐部模式,通过了考试就可以申请就读一个或者多个大学(自己看钱够不够,政府可以只补贴一所)。上学不必天天打卡报到,上教授面授课程要申请预约,毕业没有年限,没有补考,达到学校的学分就可以申请毕业审查。学校在毕业过程中也不必放水,不过的继续读。政府补贴可以有年限,虽然现在好像也没啥补贴。


其实大家应该发现一个规律,社会发展越往后,社会分工就越清晰,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小到个人与个人的合作,莫不如是。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最根本的无非是这几个原因:

1、人类积累的知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导致要精通一门学问的难度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而人类寿命是有限的,对一个人,甚至一个组织来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把这些资源投入到多个领域,产生一些平庸的结果,还是专注一隅,积聚力量将对手远远甩开,或许后者是更好的答案,因为马太效应依然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郎朗年少时又学绘画,又学书法,又学多门外语,那他的钢琴造诣可能很难达到今天的高度,而这个社会的芸芸众生中也只是多了一个素质很高的普通人,少了一颗璀璨的音乐明星。那该有多么遗憾。

2、从效率的角度来说,专业的分工会增进大众的福利,回到最原始的经济社会,你擅长养羊,你的邻居擅长织布,你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产生剩余价值,有了剩余价值,你们才能互相交换多余物资,这样你就有新衣服穿,你的邻居也能有可口的羊肉汤喝。人类社会发展了几千年,这背后的道理依然没变。

说完上面两点,最后给出我自己的结论,我认为未来50年内最好的教育模式是高中阶段完成基础教育,大学以后的阶段完成专业教育,既然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那么我们的专业就是螺丝钉的尖儿,要不断打磨,在这个领域获得无法替代的优势,这样一来每一个领域提供给社会的都是最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整个社会的福利和效率都将极大的提高。

但这样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吗,非也,这样的教育模式无非也就是一次次常规升级的叠加,没有达到革命性进展的程度,而我认为的革命性的教育模式应该是脑机接口+互联网的方式。人类最卓越,最与众不同的能力在于思考和创新,而非记忆,我们现在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完成思考和创新,需要花费极多的时间去记忆大量的知识,如果未来脑机接口技术获得突破性的进步,我们学习知识需要做的,仅仅是下载而已。

举个例子,X博士研究了一辈子的量子力学,临终前将他大脑里的所有信息全部上传到互联网,成了一个开源项目,然后一个20岁的对量子力学有极大兴趣的年轻人把它下载到自己的大脑里,接着X博士的成果做研究,相当于一下节约了几十年的时间。这样一直循环下去呢,几代人以后,我们将会在量子力学领域有多大的进展!那一天真的到来时,或许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变革,因为以往所有的科技革命,是我们的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后的爆炸性结果,那我们积累知识的方式发生了革命,会产生多伟大的力量,对我而言去想象那个时候的场景,或许就像才从树上下来那只猿猴去想象我们今天的科技成果一样,完全无法想象。

各位,不知你们是否期待这样的时代快快到来。


首先,教育分成三大版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我个人认为,未来教育中,三个版块的有机结合,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是未来最好的教育模式。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广义上这样定义家庭教育,指具有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之各种教育活动,其范围如下:(一)亲职教育(二)子职教育(三)两性教育(四)婚姻教育(五)伦理教育(六)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七)其他家庭教育事项。

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亦为子女成才尽到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错误的赞美让孩子自以为是

忠告1:平常心对待孩子的优秀

忠告2:多赞美孩子的行为和品行,少赞美孩子的天分和成果

忠告3:不要在别的家长面前过多赞美你的孩子,如果要赞美就去赞美别人的孩子

忠告4:要学会运用鼓励、激励代替空洞的赞美

二、物质生活丰厚,让孩子好逸恶劳

忠告1:再富也要穷孩子

忠告2:别把孩子当猪养

忠告3:不要用金钱、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学习做事

三、孩子的事,家长替代做,让孩子懒惰成性、严重缺乏自立能力

家庭教育漫画

忠告1:孩子的事,自己做

忠告2:家长的事,孩子帮助做

忠告3:家长在孩子事情上,能懒就懒一点

四、把孩子圈养在眼皮底下,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敢

忠告1:放养孩子,回归自然

忠告2:让孩子交上积极向上的朋友

忠告3:进行付出和挫折等素质教育

忠告4:为社会付出,量大福就大

五、没有家风和家规,随意性管理,导致孩子与家长逆反、对抗

忠告1:用家风树立正气

忠告2:用家规监督行为

忠告3:让家规去惩罚违规者,而不是人来惩罚

六、自己做不到的,偏偏要求孩子做到

忠告1:想让孩子怎么做,你就去做什么

忠告2:麻将可以打,但不能在孩子在家学习时在家打,酒可以喝,但不能经常喝得醉熏熏的回家。架可以吵,也可以打,但找个孩子不在的地方尽情的吵和打

教育原则编辑

平等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促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尊重原则

尊重是相互的;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家长。

交流原则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自由原则

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起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统一原则

家庭教育要和学校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

榜样原则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做好表率。

信任原则

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宽容原则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做好引导工作

鼓励原则

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不懂得鼓励,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可能是随意的一两句话带过了。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孩子。

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原始地址:/redian/4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