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
动手能力
关于,标准答案,有的是唯一的,有的根本就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两种问题都要有
缺少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受教育体制影响所造成的普遍现象,或者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造成的原因。
动手能力。
随机应变能力
自信和独立自主的勇气!敢想敢说敢干的冲劲!
美国留学生如果也这么多来中国留学,都必须用中文表达,估计即使抢着发言,也是词不达意,可能还不如中国学生在美国的表现[呲牙]国外留学时,同样答卷,中国学生写大半张纸,印度学生写了三四张,结果中国学生过了,印度学生反而挂了,因为中国学生英语不行,只能答要点,但都答在点上了,印度学生英语好,啰里啰嗦好几页,估计教授也晕了,找不出重点[呲牙]
这个问题有点笼统,不知道是针对哪所大学哪个教授发表的何种评论。但是总的来说,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老师心目中是有一些共性的,其中包括优点,例如数学好,勤奋,努力,自律。
缺点主要是集体意识不强,国外的学习非常重视小组作业,需要大家分工合作配合完成,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差强人意。还有就是被动学习多,主动提问少,动手能力差等。最重要的是语言能力有限,大部分留学生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所以中国学生如果打算出国留学,第一步就是要打好英语的基础,这样在求学过程中就能更适应,更自信。
您得对美国教授的评价做三个判断,A是否中肯;B是否有道理;C是否别有用心。而后,才是虚心学习。
把中国学生与美国等别国学生放在一起比较,大家都在需要完成学业的重压之下时,中国学生可能是一脸的凝重,眼神放光,到处寻求答案。而美国学生可能着急着找人来辩论。
前者自然而然的相信任何事情总有个最好的公认的答案,为没找到它而焦虑。而后者却在为自己没有推导成形自己独自的看法,不成逻辑自洽的表达体系,而到处找人聊。
因为任何思考的推进都非常的困难,宛如推动一块巨石向前,有人一起聊,哪怕就是找个人倾听,自己就可以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推动逻辑思考,反反复复的听自己讲,在这个过程中能将课题内容细化深入,联想到之前接触过的,停留在记忆中的前人的意见,甚至幸运的遭遇上新的亮点。
如果得遇灵感,那就很有价值了,老师都会很乐意与你分享与讨论。因为,老师在自己的科研思考中,最难得可贵的依然是热情与灵感,所以常常高度评价赞赏学生才俊带给自己不一样的启发。
我在日本的大学毕业时,一众师生的聚餐上,说笑到我每次提问都好紧张,同学们都很敬重的日本史学界有很高名望的鹿野教授笑道:紧张的是我啊!大家都禁不住大笑起来。我是中国留学生,日语能力已足够表达自己,而与日本同学差异巨大的思考方式与知识结构,还有价值观立场的不同,我主动积极的追问,老师也可能措手不及。
要说是什么造成的差异,该怎么改善,就很复杂了。我想浅层处是我们自小的应试教育体系造成,但更深刻的缘由却在于,我们的文明特质。
“眼见为实”造成我们建构的文明世界非常的有限狭小,扩展困难。我们常说注重现实主义世俗的生活,少去想彼岸或抽象理论的事情。实际上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都只是在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感官知觉获取的信息,的加工与反馈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世界里。
感官乃至直觉对于人的生命活动而言,只是一部分功能而已,而且自身的规定性局限性非常的明显。在这个有限的世界里,眼见为实,让我们相信理论思考与争辩没有多大意义,眼见的“客观事实”不容置疑,延伸出万事万物都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规范。人需要去找到从而遵循这个规则行事就对了。
现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声音正是这样,重要的是你要去理解与接受已经为我们高层智慧人物或组织所掌握的人类社会的真理,思考乃至于质疑都是危险的,不宜提倡的。
相反,西方文明主流不是建在感官感知的基础之上,而是建构在抽象的人格之上,依循抽象逻辑思维与数理实证而无限扩容的时空。创新之所以被高度评价,就是因为创新打开了新的生存空间,人类生命得以生长。西方社会人与人竞争的极致,就在于能否打开前人未至的领域。
近500年来,奠定了现代人类文化生活的所有发明创造,都不是从自然存在物身上可以看得见的,都是理论推理先行,实验论证跟进,最后产业化生产,进入市场经济进入民生的。这个过程全然是西方人的作为,我们的文化思维的局限,让我们与它全然绝缘。
怎么办?篇幅过长了,留给下次继续吧。
中国的标准答案教育限制了大部分人的思维拓展,中规中矩,实操能力逐渐缺乏,批判思维普片偏低,以致原始创新很少
独立思考+踏实做学问的能力
这两个缺点的确普遍存在,但如果教改改学改,改成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为主,从小学开始培养,辅助以传道+解惑,这个问题必然能够解决。
中国最缺少的是对某件事发自内心的真正兴趣,只对赚钱有兴趣,所以理工科留学生在外选专业时会下意识的避开数理化基础学科,反而对计算机、勘探、冶金、建筑比较认可,这样只能按着别人既定的方向不懈追赶,但永远无法超越。
最缺乏各位答主这种,根本没接触过美国的教育,但是都特别敢指点江山的能力。
尤其缺乏,题主这种,自问自答的能力。
如果中国留学生都能有各位答主这种,喜欢指点江山,而且还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能力的话,中国留学生碾压印度留学生指日可待(最后一句话非黑)。
我在英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完成的本科和工科研究硕士,读研的时候就当过助教,毕业后给导师在美国的一所常青藤大学里做过2年的助教,题主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
这里,结合我自己读书时的亲身经历,以及带学生时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中国留学生的通病,就是“太乖”。
出国前,我在国内也念过2年的正规本科,所以当我出国后从大一重新读的时候,排除语言的劣势,至少在专业方面,理论上我应当比当地的同学强一些。
然而,我交出去的第一篇论文作业,老外给我的评价很委婉:Thisisnotanexerciseofcopyandpaste!
即使我并没有直接抄袭或者搬运任何文献,但在老外的眼里,我习惯的那种写论文的方式,就是在“复制”和“粘贴”,只是在把不同文献里的资料、不同作者的观点,给汇拢到一起。
到后来,当我慢慢适应老外那套论文体系、尤其当我自己带学生的时候,说实话,看到那些国内直接高分通过雅思、托福进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时,我自己都头疼,即使他们的个人能力真的不错,但他们实在太乖了,乖到了就像没断奶的孩子一样,除了每节课上都会被那些没完没了的基础理论问题纠缠不清,每次课后追着屁股的各种提问,尽管态度可嘉,但他们的问题全部在那些理论、公式的使用、更多的还是让我推荐教科书、辅助教材等等。
这点,真的是东西方教育体系的最大区别,相对于国内老师勤奋的讲、学生认真的学、考试反复的考;老外的大学里,老师很少会去讲理论知识,因为那些应该是在图书馆里自己完成的,而课堂上那有限的时间,本应用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拓展自己的思维和眼界的!比如我的那位导师,本身他就是个工程造价行业的大牛,太多的理论知识他自己都需要去各种查资料,即使他那几乎拍脑瓜子写出来的课程毫无体系与章法可言,但不仅涵盖了太多的专业领域,更直接带给了学生行业里最先进、最实用的方向与思路。
可悲的是,太多来自国内的乖孩子们,倒在了这个思维和学习习惯转变的过程中,因为习惯于依赖老师把饭喂到嘴边的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去适应“点到即止剩下全靠悟”的方向指引,更不会习惯在图书馆里的一个个不眠之夜,因为他们已经迷失了方向。
另一个通病,就是“太怂”
当然,我刚出国读书的时候,完全也是个“怂人”,其中的原因没必要赘述,但这种“怂”,真的会在学校里甚至社会上吃大亏的。
很多留学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很难适应的是,老外的大学老师是可以直呼其名的,老师也是可以平起平坐甚至急头白脸的去探讨问题的,而那些看起来各种高大上的公司、机构、事务所、政府机构,是打开门欢迎学生去做各种调研和问卷的。
无论美国还是英国,老外的理念是尊重能力,那里不需要尊敬,更不需要唯唯诺诺的执行,而大学里更需要的是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展现出来,而那些习惯按部就班、享受被人尊敬的老师,是不可能进入到一流甚至二流的大学里去误人子弟的!
第三,阅读能力
这里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在说阅读一本书的能力,而是怎样快速的从一本书里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一部分并加以应用的能力。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相对于国内大学里一位老师一本书就可以讲个几年几十年的现状,老外的老师上课经常抱着一摞书进门,一节课就能讲到十几本书里最精华的部分;而我,从来就没用过更没买过教科书,但我到底读了用了多少书,我自己都记不清了,也能几千本?几万本?
中国人讲究厚积薄发,讲一门课、读一本书,喜欢把它给研究透了;
而老外更多的是拿来主义,什么好用、什么实用用什么,而大学里最重要的各种论文,如果仅凭一本书、甚至一个专业领域里的知识去完成,那就可能真的成为了“复制”和“粘贴”的训练了。
所以,老外任何一所名校的图书馆都是24小时开放的,学生要是不在里面住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通宵就能毕业,那真的是天才。
而那些阅读能力差、甚至习惯于把一本书吃透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显然就要吃大亏了,因为你读一本书的时间,别人可能读完了几本甚至几十本,大脑里汲取的信息量,显然已经不在一个级别上了,而且,任何一本书,真正能用到也需要研究透的,就是那么几页、几章。
以上三点,就是本人所认为的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坦白的说,抛开理念和习惯的差异,那些能进入名校的中国留学生能力真的很棒,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越是名校,对学生的这三方面能力的要求就越高,而国内越优秀的学生,这三方面的能力似乎就越差。
当然,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