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温、凉
我现在在专门做记中药的视频
专门解决记中药难的问题
可以来关注我
一切都是免费的
从期末到考研。
加油
记住用意就记住药,泽泻就与泻有关系。怀山就与肚量有关。等等与意记药。
来我家。实践出真知。
我老师原来教我就是熟读药性。
记中医最好的方法,就是采药。
有很多记忆方法,如诸花皆升旋复独降,果实根大多入下焦,叶花入上焦,梗入中焦,还有姓黄的大多清热始白的大多以清或入肺等多总
结。
根据药性。
分类记!
把批量中药反复分类,按性,味,功效,归经反复分……
中医的象思维,在中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中药的时候,同样牢牢抓这点,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藤类药物为例:
藤类攀援与舒筋活络,藤蔓,和人的筋很像,所以多治筋病。藤类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临床对于久病不愈、邪气入络者,以藤类药物通络散结,如雷公藤、络石藤、忍冬藤、青风藤、鸡血藤等均属此类。其中,“旋花根细如筋可啖,故本经言其久服不饥轻身。续筋骨,合筋疮。”
《要药分剂》络石藤文下曰:“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伸屈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
《医学真传》忍冬藤:“夫银花之藤,乃宣通经脉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何病不宜,岂必痈毒而后用之哉。”伸筋草别名石松,多年生草本,匍匐茎蔓生,细长弯曲,长可达2m。
《本草拾遗》解“石松,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其功能与《滇南本草》所言之“其性走而不守”有关。
所以学中药时,不要一味地死背,虽然性味功效就是十几二十个字,但如果不求理解地背,还真的不好背,很快就会忘记。
关注我,我会不定时发些学中药的心得在上面,绝对对你有所帮助。
你好,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走过很多弯路,所以深有感触。今天我就简单说说我学习中药的一些经过和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开始学习中药时,其实是死记硬背。在网上搜索了很多中药歌诀,比如比较有名的比如《药性赋》:“诸药识性,此类最寒.......”现在还记得一些,哈哈。那会正在上学,然后发现这个应付考试没多大用。于是又根据《中药学》章节,上网上找各种顺口溜,一点一点地背诵。说实话,这个办法应付应试教育的确足够了,虽然背了忘,忘了背,但是还是顺利通过了很多考试。所以我一度认为这是最有效的学习办法,并且坚持了大学5年。
但是毕业以后,从事临床工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一方面是容易忘,总是想不起来;另一方面,说中药我们记得各种功效,但是说功效,却很难从所有的中药中挑拣出合适的组方。
所以我就开始思考。古人是怎么记忆中药的呢?他们没有《中药学》课本,也没有章节,他们凭借什么来记忆呢?我渐渐抛开课本,开始寻找别的办法。有一次看《中草药图谱》,突然有一点灵感:我看到麻黄就是一截草杆,外圆中空,我就想,这多像个水管呀,一定可以利水。这个突然的想法,让我起了疑问:古人是如何判断各种中药作用的呢?
于是我就开始查各种资料。终于在清代医学家徐大椿的一句话找到了答案:“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用其质,或用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古人理解一种中药的功效,或者从其气味、或者从其颜色、或者从其形状、质地等等方面认识。于是我就想,我能不能通过这个来记忆中药呢?
后来我就开始总结,并且发现,一旦开始,真的记忆很牢固。比如桑葚,一开始是青绿色,后来变黑了,并且里面很多水,青对肝,黑对肾,水属阴,所以可以补肝肾之阴,还可以治津伤口渴。水多了还可以怎么样?我就想,还可以通便。所以桑葚作用就是补肝肾之阴,疗津伤口渴,通便,用于肝肾阴虚、便秘、消渴等等。这是使用其形!是不是很简单?还有乌梅,乌梅最大的特点是酸,所以能收能敛,可以止汗、缩精止遗,还可以敛肺气止咳。这就是使用其味了。
就这样,慢慢的我会发现,我不仅记住了中药的功效,还记住了中药的形状、颜色、气味、归经,就像一个立体图像,记忆在脑海中,记忆深刻。
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尝试一下。在此,我也呼吁大家能够回归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中医,现在的书本放弃了很多中医思维精华,如果死记硬背,只会让大家离中医越来越远。
我是医林小修,如果有兴趣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私信我,大家共同进步!
我认为:初学者跟师傅到山上去品偿中草药并做好笔记,经历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深入学《中药药理学》。在万几种中草药中记忆住常用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