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一定。组织上要用,事业编也可以提拨为政府领导,而成为公务员职务。
有区别!
行政编和事业编,最本质的区别是两种不同的身份,简单来说,行政编走行政级别,事业编走专业职称,但事业编种类繁杂,加之由于种种不能明说的原因,造成机关单位混编混岗现象层出不穷。但现在正在逐渐理顺,原则上,只有公务员身份才能到行政单位任职,事业编身份只能在事业单位任职,但在地方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事业单位领导转任行政单位领导,然后身份随之改变的情况,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也不能明说,大家懂的。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你有没有“政治资源”,有就没区别,没就有区别。
两个行业,两种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只有管理岗,公务员才有级别。
完全两条路线。一个走的是几级职员,一个走的是几级主任科员几级调研员。
事业单位副科和公务员副科在以后提拔任用上区别很大。
一、事业单位副科
市级和县级事业单位不同。
市级事业单位副科一般只能提拔为事业单位正科,如果无法在科级调任公务员,再想进一步提拔为副处就没有可能了。
虽然有事业单位调任公务员的政策,但各地在实际操作中管理的非常严格,名额很少,市一级调任都要市委常委会上研究决定。
县级事业单位副科调任公务员比较简单,在县级城市,副科是中层干部,其提拔的难度相当于市级的副处。
二、公务员副科
提拔相对事业单位副科来说,相对容易,只要单位有位置就可以提拔,即使没有岗位,也可以走职级并行,可以从四级主任科员晋升为三级主任科员。
总结,事业单位副科在市级很多,县级较少,和公务员副科最大的区别是大多事业单位副科享受的都是专业技术职称对应的工资,职称晋升在事业单位比提拔科级容易很多。
你好,事业副科的准确说法是管理岗位八级,其与公务员副科级领导在以后的提拔任用中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二者提拔任用的程序基本一致。
都要按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经过“分析研判和动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党组)会议决定”等一系列程序后才能任职。而且,想要晋升管理七级或正科级领导职务,需要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并且满足学历要求、资历要求、培训要求、身体要求等等。
但是,二者的晋升空间完全不同。
机关单位中,公务员正科级领导职务的数量要远远比事业单位的正科级职务多很多。
以最常见的县市区为例,党委政府直属部门大约30-40个,加上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等,公务员正科级领导职数大约在100个左右。
而正科级的事业单位屈指可数,仅仅只有党委政府直属的几个,如融媒体中心、党校等等,正科级领导职数可能就在10个左右,绝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都是副科级编制或者正股级编制。
因此,在职位数量达到10比1的情况下,公务员副科级领导职务的发展空间明显更加广阔,晋升几率也会更高一些。
而且,公务员副科级领导可以随时提拔担任事业单位的正科级职务,事业管理八级却不能提拔担任公务员的正科级领导职务。
也就是说,事业管理八级想要晋升管理七级,不仅仅要面临事业干部的竞争,还要面临公务员副科级领导的竞争;更加不利的是,公务员副科级领导晋升事业管理七级的概率高于事业管理八级。
这是由二者的身份差异所决定的,行政编制的干部只要愿意放弃公务员的身份,随时可以交流到事业单位任职,代价就是变成事业编制。而且,体制内终究还是公务员近水楼台先得月,提拔时会优先考虑,比如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这个正科级职务空缺的话,县委组织部的副科级领导的晋升几率远高于党校的其他副校长。
事业管理八级虽然没办法直接晋升为公务员正科级领导职务,但可以先转成公务员副科级领导职务,目前最主要的途径只有3个:
一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录用后重新提拔为副科级领导职务;二是办理调任手续,直接转岗为公务员副科;三是参加选举,例如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换届的时候成为副职候选人,成功当选后就可以办理公务员登记,成为公务员副科。
不过,第一种办法等于重头再来,浪费了之前在事业单位的努力;第二种、第三种办法都要组织推荐、组织考察,并由县委常委会表决通过,难度比直接提拔管理七级还要高。
所以,事业管理八级提拔时可供选择的岗位少、竞争大,想要转为公务员又是难上加难,跟公务员副科级领导职务的差距很大。
选择体制内的工作时,尽量选择公务员或参公编制,退而求其次成了事业编制的话,也要再拼搏一下,尽量考上公务员。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机关单位按道理来说只有公务员副科,是不会有事业副科的,但是从你问得语气和问题我就可以看出这应该是县区部门或者乡镇机关,这种现象存在是混编混岗引起的。说句实话2013年以前(各地情况略有不同),基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是混用的,事业单位人员提拔到行政单位或者公务员提拔到事业单位(身份不变)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这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热情,不管身份出力就有机会,但是现在因为身份将基层好多年轻事业干部压着不能提拔,也不是正常现象。所以两者是有质的区别:
机关单位公务员副科在以后提拔任用上路子要宽的多,可以提拔到正科级行政单位担任一把手,也可以提拔到正科级事业单位担任一把手,在退一步可以提拔到大部门副职兼任事业单位一把手,还能保留公务员身份,享受车补、职级并行、公务员年终考核奖等福利。
机关单位事业福利以后提拔只能在事业单位交流,全县有模有样的事业单位高中、医院等单位都是乡镇书记等正科级领导的菜,副职都是内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居多,外面人很难进去。所以像城管局、市场局、财政局等机关事业副科基本都是不会有大的前途。当然也有能力特别强,人脉广的通过调任程序转成公务员身份,那样就特别费事费神。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欢迎大家讨论留言!
我就是在事业单位任副科级岗位,所以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以前特别跟干部人事部门进行了咨询,所以在这里回答一下。
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其实区别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在正科级以下这个层面,人员相互调任交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到了副处级以上这个门槛就没有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人员可以来回调动。
那么就来说说事业单位的副科和公务员的副科,以后再提拔任用上的区别,事业单位的副科,以后提拔晋升的道路就是继续在事业单位提拔正科,然后继续在事业单位提拔副处,到了副处这个职位之后,如果以后想到机关去当公务员的话,事业单位的这个身份就不受限制的。
公务员的副科下一步要走的就是公务员的正科,下一步再走的就是公务员的副处。
其实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相当难的,很多副科奋斗一辈子也当不上正科,更谈不上当副处了。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事业单位有一部分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如果你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话,那么在未来提拔晋升的时候,其实是和公务员一样的。
因为身份不同,晋升机制不一,事业副科和行政副科在提拔任用上肯定会有区别。
先说一样的。事业副科即管理八级,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公务员执行公务员法,两种身份管理机制不一样,不过晋升方式基本上一致,即遵循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晋升原则:由副职提拔正职,要求在副职岗位上任满两年以上;由下一级正职提拔上一级副职,要求在下一级正职岗位上任满三年以上。这是事业编制人员和公务员通用的晋升法则。尽管提拔晋升原则一致,因为身份区别,事业编和公务员在晋升上仍存在诸多区别。
一、晋升空间不同
受制于职数,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的晋升空间有限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越往基层越越明显。比如在乡镇事业机构,如果不走专技路线,事业管理人员大概率干一辈子就是管理九级即科员,几乎没有岗位和空间用以提拔管理八级即副科,天花板非常明显。相对而言,公务员因为岗位职数较多,横向纵向交流使用渠道比较通常,比如事业编几乎不太可能调任行政机关,而公务员只要个人愿意,可以很轻松调任事业单位,不存在障碍,总体而言晋升空间要大得多,即便在最基层的乡镇,也很少出现干一辈子是科员的情况,越往上空间越大,这是公务员区别于事业编明显之处。
二、晋升力度不同
最大的区别是职级并行。2019年新公务员法实施后,公务员迎来职务与职级并行,不能提拔实职,也可以通过晋升职级享受待遇。这一政策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客观来说的确打开了公务员的上升通道,以前不能实现的目标,现在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给基层公务员带来很多希望,晋升力度不可同日而语。而事业管理岗位人员就没那么幸运了,除了提拔实职,别无他途晋升,极大限制了事业管理人员的晋升空间,很多事业人因此呼吁在事业单位推行职级并行,然而至今除了在少部分地区试点外,一直没有下文。事业管理岗何时迎来职级并行,不得而知。
总的来说,因为身份不一样,事业编和公务员在提拔使用上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公务员整体空间更大,提拔相对更容易,含金量也更高,而事业编局限性则要大很多。这点,从事业编争相调任行政机关,而公务员有时即便提拔也不愿意去事业单位就可以看出端倪。
机关单位的事业副科和公务员副科在以后的提拔任用上有什区别?这种情况不存在吧。机关单位即使有混编的事业编制人员,他们是不能提拔为副科的,只能往职称这个方向走。如果真的要提拔事业编制,唯一的可能只有提为四级调研员(副处非领导职务),其编制才能转入公务员系统(但必须是上一级党组研究通过,并发文件),因为处级(包括副处非领导职务)是流动的(可以在行政、事业、企业间交流任职)。以前有这种途径,现在基本上是不允许的,事业编要进公务员必须通过国考、面试、体检,通过之后,试用期一年,大学本科为科员,硕士为四级副主任科员,博士为二级主任科员。至于机关的副科提拔任用,按公务员法程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