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科(包括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提拔前必须要经过任职公示。如果是科级干部提拔,公示范围可以仅限于被提拔人单位内。如果提拔为县处级、厅局级的话,任职公示除了在被提拔人单位内之外,甚至还需要延伸公示,比如说,被提拔人单位的基层单位,地区内相关新闻载体,以及相关网站。领导干部提拔公示的时间,原则上是七个工作日。
所有公职干部提拔使用都需要公示,只不过公示的范围不一样,级别比较低的,单位内部贴个公告,级别高的可能需要网上公示了!
干部提拔任用前必须进行公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凡是新任用的干部必须公示。其中第四十二条规定:提拔担任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公示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便于监督,涉及破格提拔的还应当说明破格的具体情况和理由。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凡是厅级以下干部的提拔和进一步使用都必须提前公示,下面的基本为副科级以上干部的提拔提前公示。
公示的范围,一般是对社会公示。副科级以上、厅局以下的干部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应当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在公示期内,如果没有群众提出异议,可以任命公示的职务,如果有群众提出异议,则暂停干部的任命和使用,由有关部门调查后再作决定。
科级(不包括科级)以下干部的提拔,属于单位内部的提拔任命,不需要对社会公示,可以直接任命。
根据党政干部选择任用条例的相关规定,领导干部的任用一般都要进行任前公示。正科级、厅局级的都要面向社会公示,公示的范围一般都在所工作或任职的地区。有些地方对副科级以下干部的任命也要在单位进行公示。
职务提拔时一般都需要进行公示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是指提拔担任地(厅)级、司(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的制度。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公示内容一般包括: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政治面貌、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学位、现任职务等自然情况和工作简历。党政领导班子及党政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应向社会公示;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原则上在其所在单位或系统内进行公示,也可根据岗位特点在更大范围内公示;异地交流提拔的干部在原工作所在地或单位公示。需要向社会公示的,一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在部门、单位或系统内公示的,可采取发公示通知,或召开会议公布、张榜公告等形式。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由组织(人事部门受理调查核实后,要向署名或当面反映问题的群众反馈调查核实结果,并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公示结果不影响任用的办理件职手续。
哪些领导干部提拔使用需要进行任职公示?在什么范围公示?提拔担任地(厅级)、司(局)级以下领导职务都必须进行公示。至于在什么范围内公示,这要看提拔的干部是什么层级。
一、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以下领导干部提拔使用任职前必须公示。
1.新提拔的干部
提拔担任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都应当公示。
2.同级重用的领导干部
①机关的正、副处长调任县长、副县长;
②县长调任县委书记;
③人大、政府、政协副职转任同级党委班子成员,如县人大副主任、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任县委常委;
④同级班子常委转任副书记,如县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转任县委副书记;
⑤事业编制调任行政任职,如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事业编)调任机关处长(行政单位);
3.进一步使用的干部:
由虚职(职级)转为实职,如二级调研员转任正处长。
二、公示范围
提拔乡镇正、副科级干部,必须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示,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公示,在提拔使用单位还要张贴公告公示;提拔为正、副处级的干部,要在地市级各种媒体上公示;提拔为正、副厅级的干部,要在省级各种媒体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即可由上级组织部门办理任职手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即删。
首先要明确一点,是提拔到领导实职岗位的才需要进行任职公示。
比如在县一级,县财政局的办公室主任是股长级,跟提工资没有一毛钱关系,更不是领导,局长叫谁当就是谁,不需要公示。
又比如在地级市一级,市财政局的办公室主任是科长,但是在市一级单位来说,也不是领导,因为他就相当于县财政局的办公室主任。虽然这个科长跟工资挂钩了,但是不是领导,财政局领导班子会定了之后,报市委组织部批准,然后就可以算认定了,不需要公示。
一、哪些领导干部提拔使用需要进行任职公示?
第一,所有第一次提拔到领导实职岗位的都需要进行任职公示。比如,县乡镇一级的副科级领导,副乡镇长,副局长。
第二,同级别交流、调整岗位的领导干部,不需要进行任职公示。比如,民政局的副局长,调到自然资源局当副局长,或者调到县委办当副主任,级别相同,不需要公示。
第三,领导级别有提高的任职,都需要进行任职公示。就是副科级到正科级,副处级到正处级。镇里的党委副书记是副科级,组织部要提拔这人当镇长,那就必须要任职前公示。
二、在什么范围公示的问题
这个很好说明。需要提拔的领导干部,是哪一级的组织部门或者党委政府部门任命的,就在哪一级公示。
县长,副县长,市交通局局长和副局长,由市委组织部任命的,就在市一级的电视或者纸质媒体(某某日报)上进行公示。
乡镇长,县里所有局的局长,是由县委组织部任命的,那就是在县一级的媒体公示,一般是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因为县一级一般都没有日报。
公示的时间,一般为5个工作日。
任前公示,是选拨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将拟选拔干部情况广而告之,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任前公示”简单地说就是干部走上岗位的最后一环,也是识别干部的重要一环,如果“任前公示”不严格,成了“过场”,就容易让“不合格”的干部混入干部队伍中,所以说“任前公示”也是识别干部的“试金石”。
“任前公示”不仅仅是为了让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更规范,也是让监督更有力,只有经受得住群众监督的干部,才能让群众信服,降低干部带“病”的危险系数。
任前公示根据级别不同,一般采用在本单位张贴公告、内外网公示、当地新闻媒体公示等。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是指提拔担任地(厅)级、司(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的制度。
公示时间: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
公示内容:一般包括: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政治面貌、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学位、现任职务等自然情况和工作简历。
公示范围:党政领导班子及党政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应向社会公示;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原则上在其所在单位或系统内进行公示,也可根据岗位特点在更大范围内公示;异地交流提拔的干部在原工作所在地或单位公示。需要向社会公示的,一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在部门、单位或系统内公示的,可采取发公示通知,或召开会议公布、张榜公告等形式。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由组织(人事)部门受理调查核实后,要向署名或当面反映问题的群众反馈调查核实结果,并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公示结果不影响任用的,办理任职手续。
我们的干部制度采取选拔+选举制。担任人大、政协领导职务的,是一种政治侍遇,履行推荐考核程序,一般不需要公示;担任副科级至正厅级的非领导职务,按照有关政策职级并行,只需要申报审查批复,也无需公示;凡是公务员三大系列(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类),担任副科级以上职务的,除了推荐考核程序严格,全部需要公示,但公示的方式方法不同。一般会选择在原任职单位公告公示,拟在县级以上行政辖区担任党政主官的,需要媒体公示。比起任职公示,选拔任用必须符合程序和审查实质,例如家庭成员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年度工资、财产状况(包括金融资产、不动产)非常详细,而且需要相关部门审查。如果有藏匿或瞒报,立即一票否决,不能提名任命。
任职前公示是各级各地组织人事部门提拔使用干部的规定动作,关于其公示对象、公示范围在相关文件条款中中都有明文规定。
一、公示对象
对于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任职公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
提拔担任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公示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便于监督,涉及破格提拔的还应当说明破格的具体情形和理由。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该条款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干部任职前公示仅限于提拔厅级以下领导职务。结合目前各地对干部进一步使用的处理方式,现在实际上有两类干部在提拔使用中要求进行任职前公示:
1、提拔。简单来说,从科员提副科、从副科提正科、从正科提副处、从副处提正处、从正处提副厅、从副厅提正厅,包括厅级以下职级的晋升,都要进行任前公示;
2、进一步使用。干部如果是进一步使用,也需要进行任前公示。
所谓进一步使用,即平级重用,级别不变,使用到的岗位更重要,按照干部选用流程现在也需要走考察程序,进行任职公示。具体有七种情形:
一是改变干部管理权限的平级重用,比如从省市两级部门处级干部调任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从市管干部、厅管干部变为省管干部,管理权限上移。
二是由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岗位转任党委班子成员,比如政府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转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或者其他常委职务。
三是由同级党委职务使用到副书记岗位,比如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或统战部长、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调任县区委副书记。
四是由上级部门副职调任下级党委班子成员,比如市直部门副职调任县区委常委或者副书记。
五是由事业到行政任职,比如市公共资源中心主任调任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前者是事业副处,后者是行政副处,视为重用。
六是党内职务得到提升,比如由部门党组成员转党组副书记,党内地位提高了,岗位更重要了。
七是由职级转实职,比如二级调研员转正处实职。
以上几种情形属于进一步使用,都需要进行任前公示。
二、公示范围
干部提拔使用公示的范围主要把握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组织部门管理的干部,不论提拔还是进一步使用,原则上都需要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反之只是单位管理、部门管理的干部则在单位范围内公示。
二是公示的范围与所在地区层级有关。省管干部,原则上要在全省范围内公示;市管干部,则要在全市范围内公示;县管干部,则在全县范围内公示。
你好,提拔担任正厅级以下领导职务的,一般都要进行任前公示,公示的范围与干部所在的机构类型、机构层级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进一步使用”的干部也要按照规定进行任前公示。
首先,介绍一下“提拔任用”任前公示的有关情况。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拔担任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简单来说,从科员提拔副科,从副科提拔正科,从正科提拔副处,从副处提拔正处,从正处提拔副厅,从副厅提拔正厅,都要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5个工作日。
在公示期间,如果干部、群众认为某人不适合提拔的,可以按规定进行反映,核查后情况属实的会终止提拔程序;如果公示结果没有问题的,才能办理任职手续。
但是,某些特殊岗位的干部提拔是不会公示的,主要是指涉密岗位和安全岗位。例如,国安系统干部提拔就不会对社会公开。
另外,关于公示范围,与干部所在的机构类型、机构层级有关:
1、如果是县管干部,也就是县里的科级干部,会由县委组织部通过多种渠道,向全社会发布任前公示的公告,其渠道包括政府官网、公众号、电视新闻、报纸等等。
2、同理,如果是市管干部,会由市委组织部向全社会公告;如果是省管干部,会由省委组织部向全社会公告。
3、但是,如果是局管干部,一般只在单位内部进行公告,较少对社会公开。
例如,某个市局要提拔一位科长,市局人事部门一般只在市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下属社会组织内进行公告。
然后,介绍一下“进一步使用”任前公示的有关情况。
“进一步使用”是指一位公务员担任的领导职务调整后,职务层次(行政级别)保持不变,但是岗位更加重要,也叫“平级转任重要职务”,俗称“同级重用”。
由于“进一步使用”与“提拔任用”都属于选拔干部的范畴,因此,也要走选拔流程,也要进行任前公示。
目前,要进行任前公示的“进一步使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6种:
1、行政级别不变,但从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班子转任党委的领导班子。
例如,副县长升任县委常委、镇长升任镇党委书记,都属于进一步使用,我们会在公示中看到这样的表述:“现任**县副县长,拟任县委常委”。
2、行政级别不变,但从群团机关、事业单位转到党政机关任职。
例如,本科高校副校长是事业管理岗4级(对应副厅级),如果转任地级市副市长,也属于进一步使用的范畴。
3、行政级别不变,但党内职务得到了提升。
例如,省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转任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后,党内地位提高了,变成了省厅的二把手,也属于进一步使用的范畴。
4、行政级别不变,但管理权限上移了。
例如,县委书记都是省管干部,而市局的局长属于市管干部,从市局局长转任县委书记就属于进一步使用的范畴。
5、行政级别不变,但担任的职务有明确的先后排名。
例如,市交警支队有两位正职,分别是党委书记、支队长和党委副书记、政委,前者是明确的一把手,后者是明确的二把手,从政委转任支队长也属于进一步使用的范畴。
6、行政级别不变,但担任的职务晋升了,主要指从个人高配转任对应的实职。
例如,市委党校中有些普通副校长会加括号明确正处级,如果转任常务副校长,职务得到了晋升,也属于进一步使用的范畴。
欢迎点赞、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