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可不是宋的公知,他属于北宋文胆,公知没那么大的能量和手段能够尽废新法
资治通鉴
科举改革
贡献没有,倒是砸烂了一个大水缸,现在少了一件古董!罪过啊!
别的不说,仅一部资治通鉴,就足以光照千秋。
一个完成了著作《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能有什么贡献,比你差远了,你至少还有能知道网络、键盘,司马光对此一概不知。
司马光是作为一个反派而存在的。
你先搞清楚自己有什么贡献再说!
有宋一朝的文人确实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或者是苏轼尽可以议论朝政上书谏言而无身家性命的担忧!
至于司马光与王安石俩人也并非有什么个人恩怨,司马光当然也不是什么“公知”也绝非“喷子”——有没有历史贡献有什么历史贡献自有后人评说;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一部《资治通鉴》就足以将司马光送进历史人物的《名人堂》——他把上古至五代的历史碎片搜罗到一起并且加以相对比较公允的叙事方法予以总结与预警;
司马光治学严谨,在编纂《资治通鉴》时注意收集整理不同的历史材料,当然也是根据他自己的标准进行取舍,然而,总体而言还是客观公正的,是史学研究另外一个里程碑。
有宋一朝在军事战略上存在极大的缺陷,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宋朝的文人却能够因此大放异彩,换言之,文人集团足以在宋朝界尽显风流——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文死谏,武死战”——有宋一朝特别是北宋时期虽然没有什么青史留名,留下赫赫战功的吴江,不过,宋朝的文人却诠释了什么是儒家文化熏陶下“修齐治平”的文人!哪有什么现代意义的“公知”!
司马光是西夏人民的好朋友
成功扒干净了王安石和神宗一生心血对历史的里程式贡献
司马光曾说:“某生平无过人处,唯生平所为事,未尝不可与他人言。”他为所有人划定了言行的底线,今天的我们如果都能做到,社会将更和谐文明。
这,就是他的贡献。
先不提宋朝有没有“公知”,也不提司马光又怎么会是“公知”
单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就让人对你充满了好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问出这样的问题?
又是什么样的土壤,才能长出这种杂草?
从提问提到“公知”,可以推测到
1,这人没权。有权的人,不会随便发言。因为,他提出来,就有立场,就有后果。没有相应的结果,就是对自己的政治生命不负责。
2,这人没胆。有胆的人,指名道姓,或者只身犯险,或者走法律程序,像秋菊打官司一样,就要告村长,“就要个说法”。她没有指桑骂槐,含糊其辞。这人似乎要骂一骂“公知”,却先从宋朝,从司马光开始,未免有些谨慎过头,倒显得鬼鬼祟祟。
3,这人清闲。这个年代,关心历史的,除了卖历史书的,哪里有上班族一天关心研究历史?涨工资吗?
突然意识到:这种人其实不正是最聪明的吗?说一些昏话,十几个字,就骗上百字,甚至,还能挑起些文字争端,引起注意。浪费的,却是我的时间。
自责:又着相了。我要有能力,就让他人间蒸发,没有这能力,就指头一滑而过。终究是欠缺修养。
当然有啊,他把千万宋军将士血战收复的土地重新割给了西夏,为有宋一代维护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可以说仅次于秦桧了[灵光一闪]
司马光最大的贡献就是废除了王安石的苛政,让宋朝的穷人少交一种税。
我时常觉得有一句俗话很荒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因为往往被群众颂扬的历史人物,比如王安石,他执政时期对老百姓,尤其是对最穷的老百姓最不好;反而司马光是站在穷人这一边,为穷人说话。
结果如今王安石居然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好人”,司马光反而成了“坏人”。
真的太荒谬了,在我看来,简直是奴隶为奴隶主唱赞歌。
我简单说说为什么王安石变法本质是盘剥宋朝的穷人。
我史料依据来自中国宋史研究会前会长王曾瑜教育,博导;宋史研究会理事虞云国教授,博导。
以王安石最为著名的“免役法”为例。
宋代徭役分为“差役”与“力役”两种,所谓“差役”就是农村富户、小地主帮助衙门办差,这又被称为“衙前役”;而穷人因为没有财产,不能包赔损失,所以穷人服“力役”,修桥铺路算你一个劳力。
“衙前役”的范围很广,承包县里的酒楼、作坊乃至于当衙役都是“衙前役”的一种,到了送神宗朝,“衙前役”几乎成了富户和地主的一种福利。
那么,宋朝怎么区分地主和穷人呢?
宋朝根据财产总数把人划分为五等户,一二三等户属于富户、四五等户是穷人,佃户则属于五等户之外,完全不拥有土地。
总而言之,大家记住,差役和四五等户没有关系,四五等户服“力役”。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富户必须服差役变成如果富户不想服差役,那么出一笔钱,衙门拿着钱找人服役”。
这看起来在理论上是好事,但是王安石收“免役宽剩钱”的收费范围包括了原本没有资格服差役的四五等户。
换言之,原本就没有资格服差役的穷人也要缴纳“免役宽剩钱”,而缴纳的“免役宽剩钱”的四五等人,他们需要服的“力役”并不减免。
这就是打着变法的旗号横征暴敛。
事实上就连后来新党大将章惇也不得不承认司马光批评“免役法要求穷人缴纳‘免役宽剩钱’”批评的对:
下户元(原)不充役,今来一例纳钱。
就连宋神宗都认为王安石变法“税敛甚重”。
司马光一上台就废除了“免役法”,改行“差役法”,这就等于司马光免除了四五等户需要缴纳的“免役宽剩钱”,这就是对穷人免税啊。
对穷人免税,这是不是司马光的贡献?
司马光把军寨送给西夏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司马光废除了大量王安石的新法,导致朝廷收入急剧下降,但是因为实行新法所新招募的人员、开边所需的军费都没办法下降,所以司马光希望借着把四个军寨给西夏的方法,减轻北宋边防压力,然后再腾出手来减少朝廷开支。
司马光的这种想法确实很幼稚,但是不得不说,司马光也是和王安石学的。
王安石执政的时候,他主要对外目标是西夏,所以他不想对辽国开战,于是当辽国在边境制造冲突的时候,王安石主张息事宁人,准备把边境四千户宋人划拨给辽国,因为不能破坏了王安石图谋西夏的大略:
必無此理。然兩屬人戶才四千餘,若朝廷有大略,即棄此四千餘戶,亦未有損。
司马光弃地与王安石送人,我不觉得谁比谁更光荣。
最后,根据宋史研究会前会长王曾瑜教授考证,王安石家是大地主出身,随便送给南京一座寺庙就几百亩土地;反而司马光是真正小地主家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