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库全书》?如何理解?

四库全书为我国古代最大的官修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籍的大总汇,至今还保有“世界丛书之最”的桂冠,它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尤其重要的是,在全书编纂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以乾嘉学派为代表的学术队伍,为清代中晚期考据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经——主要是四书五经,史——主要是史记、汉书等史书(正史),子——主要是诸子百家,集——主要是历史上名家的诗歌散文集。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清乾隆年间历经十年编纂而成,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所有的重要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四库全书

目录

经部

十三经

易经论语尚书孟子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周礼孝经礼记诗经尔雅仪礼

大学中庸

史部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史北齐史南史南齐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大唐新语唐才子传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书梁书陈书周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上清史稿下

子部

兵法

三十六计司马法吴子孙子兵法石公三略素书阴符经百战齐略群书治要六韬李卫公兵法尉缭子战略太公兵法八阵总述范子计然鬼谷子孙膑兵法言兵事书历代兵志将苑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便宜十六策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杂家

山海经穆天子传茶经逸周书老乞大朴通事佛典

诸子

云笈七签老子庄子列子吕氏春秋朱子语类淮南子韩非子盐铁论鹖冠子化书颜氏家讯论衡禅林僧宝传荀子

类书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小说

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水浒传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警世通言喻世名言封神演义醒世恒言醒世姻缘五美缘女娲石平山冷燕幻中游情梦拆断魂零雁记明珠缘狐狸缘全传玉梨魂粉妆楼赛花铃醒名花青楼梦风流悟聊斋志异

笔记

杂事秘辛汉末英雄记九州春秋魏晋世语晋后略古今注搜神后记大业拾遗记大唐传载玄怪录隋唐嘉话北里志兼明书次柳氏旧闻明皇杂录因话录奉天录魏郑公谏录唐国史补南岳小录唐阙史广异记封氏闻见记五代新说宣室志独异志桂苑丛谈历代崇道记河东记书断列传定命录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摭言归田录

集部

楚辞全宋词太平广记全唐诗历代诗话系列昭明文选乐府诗集诗歌鉴赏李白全集东坡文集苏辙集苏洵集嘉佑集孪城集文心雕龙诗品诗话乐府古题要解诗人主客图诗谱词话文论文选升庵诗话艺苑卮言国雅品诗镜总论续诗品钝吟杂录答万季埜诗问姜斋诗话人间词话林泉高致古画品录文笔要诀窦娥冤牡丹亭琵琶记西厢记汉宫秋赵氏孤儿长生殿雷峰塔!

总体来说《四库全书》包罗万象!是大成之作!


《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丛书,编纂于乾隆年间。

所谓四库,就是经史子集四部分。这里的经,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几个小类,每个小类下面收录历史上与这一部经书有关的书籍。如易类,收录有《子夏易传》、《周易郑康成注》等历史上对《易经》阐释的书籍;书下面就是对《尚书》阐释的书籍。

史部,就是历史类书,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等小类。

子部,就是诸子的学说,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部,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文学以及文学评论类著作,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别集是某一个作家的文集,如《杜工部集》《李太白集》等。总集是作家作品的集合,如《昭明文选》《玉台新咏》。

四部分类法源自晋武帝时编纂的《中经新簿》,它首次将中国的传统书籍分为甲乙丙丁四大类。到唐人编《隋书》,在《经籍志》中将甲乙丙丁命名为经史子集,从此四部分类法定型,并一直沿用下去。

在《中经新簿》之前,对书籍的分类是六分法,源自刘向的《七略》,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属于总序性质,因此称为六分发。六艺略相当于经部和史部,因为刘向所在的汉代史书还少,因此关于历史的著作,全都分在六艺略下的春秋略中。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史书越来越多,而兵书、数术、方技等发展较慢,因此史书单独成为一类,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的书,有的分到史部中,有的分到子部中。从六分到四分,是符合书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四库全书》保存了许多古籍,尤其是编纂《四库》的人,通过《永乐大典》等类书,辑佚出来了许多本已经亡佚了的书籍,这是有贡献的。但在编纂过程中,也因为政治和学术理念等问题,销毁了大量书籍,其罪过恐怕能与功劳相抵消了。


《四库全书》系丛书名。清乾隆三十七年开馆纂修,历经十载始成。

全著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四库全书”,此乃保存整理了大量历史文献。

《经史子集》是旧时图书分类的专属之名。既古代著录家序录群之书,多分为七,如汉代刘向《七略》等。晋时荀勗《中经》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南朝时齐国王俭有《元徽四部书目》。至隨代《书经籍志》分图书为《经史子集》四部。自唐代以后,直至清朝人修《四库全书》,皆以《经史子集》四部所分类,每类下再分子目。

而在《四库全书》中,另有仅存名而未收录的,凡六千八百一十九部,九万四千零三十四卷。全书共分抄七部,分别贮藏在清宫内的“文渊阁”,奉天行宫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文汇”、“文宗”的藏书均毁於战火年代;“文源”的藏书被英法侵略军焚毁于圆明园;“文澜”的所藏也多有散失,可谓“全书”历经过种种灾难,最终经后人补抄配全。

当时纂修《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是从维护大清王朝统治出发,以宣扬封建教化为宗旨,寓禁於徴,对不利於其统治的著作,或消毁,或命馆臣恣意篡改内容,著书抄录时也多有讹夺耳。


原始地址:/jingpin/3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