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请问你的孩子多大?

如果是学龄前还不认识钟表的孩子,可以从大块的时间帮孩子建立时间概念,例如早晨几点需要起床,早晨几点需要出门等。

如果是学龄后的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惯例表,先列大事项,例如洗漱需要多长时间,运动安排在几点,阅读从几点开始等。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要由大类到细类,由一件事到多件事慢慢形成时间管理的状态。




给他三段时间,一段时间玩儿,一段时间做一件事,一段时间完成作业,前提是首先要写完作业,第二要把事情做完,剩下的时间自己安排




“孩子早上起不来?”

“做作业拖拉?”

“……”

各大亲子论坛、自媒体平台都在讨论着这样的话题。

时间是宝贵的,但是幼年的孩子对时间这个词语既不理解,也无感知。不理解自律,也容易分散注意力。

所以这个重任就转移到了父母的头上,为孩子安排种种吸引他们的活动,既发散他们的思维又丰富他们的知识,同时又不损害孩子童年时代的兴趣。引导孩子学会自律,从被动接受监管到主动自我管理,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在有效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目标。

比如:

1.给孩子买个闹钟,将模糊的时间变成准确的时间。

2.在家里执行“叫号制”,过期不候。

……[可爱]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孩子的时间观念是家长的安排,在加上每天的积累,从而形成习惯,要想让孩子有时间管理能力,家长要起到做表率作用,第一不迟到,第二按时吃饭,第三按时睡觉,第四按时起床,好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一下




我是心理医生小蒋,关注我,了解更多亲子心理健康小知识,如有疑问,可以私信我。

小宝宝只能粗略地知道白天、黑夜、上午、中午和晚上,对于钟点、天、星期、月、年这些时间概念还不能准确掌握。时间概念比较抽象,必须跟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才能渐渐理解和掌握时间。

把宝宝要做的事情与时间连在一起说,容易帮助宝宝建立时间观念:“早晨7点了,该起床了。”“晚上6点了,可以看动画片了。”“晚上9点了,我们洗漱睡觉吧。”上了幼儿园的宝宝会较早地建立起“星期”的概念,送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说:“今天星期一,宝宝要上幼儿园。”“明天星期二,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明天星期六,宝宝不上幼儿园了。”以上都是给宝宝陈述复合时间单位,把“早晨”和“7点”一起说,把“今天”和“星期一”一起说,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思维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秒”这样的瞬时概念,可以和宝宝玩小游戏:“闭上眼睛,妈妈拍宝宝的小手,一下,二下,睁开眼睛,两秒钟过去了!宝宝也来拍妈妈两秒钟。

”对于“分钟”,可以用手机的定时功能,宝宝说“再玩两分钟”,就把时间定成两分钟,定时器一响,宝宝“收工”,这样有利于培养宝宝的时间规则意识。至于“小时”等其他时间概念,宝宝现在还掌握不了,不断增多的生活阅历会帮助他。




给孩子安排好作息时间,每天坚持执行就行了。刚开始孩子也许不太适应,坚持下去就会慢慢变好。那时候孩子不用别人提醒,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作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说你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你就创造时间,让他有时间的危机感,如果他做什么事的拖拖拉拉,你就给他规定时间。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对孩子的要求是这样的,第一呢调整心理预期、心里预期呢,会干扰我们的判断所以我们不能苛刻孩子,不能太急躁!第二呢,推迟满足感!可以让他自己选者,自己要做什么,先做什么,那么必须做,那个不用做!久而久之就好了!!谢谢你收看我的视频




从小培养最好,从吃饭时间,做游戏时间,定时定点就可以慢慢培养出来,循序渐进




文|小鸿儿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人都没弄明白,孩子爱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吗?

01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中有提到一首儿歌《妈妈之歌》,节奏欢快歌词也很特别“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听完这首歌之后我内心发出感慨,这些歌词就是我们曾亲身经历又或者是现在每天都在烦恼的事。确实孩子的磨蹭让家长们忍不住去监督和催促。但这些歌词却带给我一丝尴尬。

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后,宝妈们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和孩子的交流也从“慢一点,不着急”转换成了“快点!”的催促。在宝妈的认知里,没有催促孩子很可能会迟到、会耽误很多重要的事情。

显然,大人的节奏和孩子的节奏不在同一条线上,当大人强行把自己的节奏施加到孩子身上时,很容易就会造成孩子磨蹭的既视感。就像大人的步子大,孩子的步子小,想要跟上大人的节奏,孩子必然得小跑才行。

显然在觉得孩子磨蹭这件事上,家长缺少了同理心。父母没有能够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就会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而这样的选择性忽视会打乱孩子做事的节奏。

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显然不如大人,但是孩子的内心也有着自己的节奏。当大人强行进行干预时,孩子很容易受到影响,进而自己的节奏被打乱,既跟不上大人的节奏,也找不到自己的节奏了。

02

前段时间,朋友发现制定时间计划表的方式可以改善孩子的磨蹭。原来,朋友在育儿书里看到给孩子设计时间计划表的方法可以督促孩子的行为效率。于是朋友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计划表,并且由孩子亲手挂在了床头。孩子对计划表的施行也很配合,早上竟然还提前5分钟准备好了。

时间计划表有利于孩子明确对时间的概念,进而改善了孩子因为缺乏时间观念引起的磨蹭。因为计划表有了孩子的参与,这种参与感使得孩子更加愿意按照计划表执行,这也是孩子愿意配合的主要原因。

1.引导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时候并不知道10分钟究竟有多长。当父母帮助孩子一起了解时间后,孩子会更加明白时间的意义,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紧迫感。

2.适当的尊重孩子的节奏

尽量遵循孩子的想法来设定行事的节奏。别轻易用爱拖延来定义孩子。尊重孩子的节奏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3.不是所有的“慢”都是磨蹭

孩子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尚处于发展的阶段,对一些精细的动作可能无法较快的完成。这时候孩子的动作慢可以被理解,并且这时候的“慢”和磨蹭并不相关。家长要做的是鼓励孩子,让孩子更加积极的去尝试完成。

正如龙应台写的: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尊重孩子的节奏是家长最贴心的的疼爱,对孩子保持同理心更加能够看到孩子成长的惊喜。并不是磨蹭就要受到惩罚就应该被催促,观察孩子的节奏给予适当的理解,家长们会发现孩子的世界也是井然有序的。

我是小鸿儿妈妈,我是一名乐观开朗、乐于分享最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的宝妈。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多更多的人!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都是可塑造的,我觉得首要的一点是要有良好的家庭辅助环境,宝妈奶爸自身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我在孩子两岁开始来培养什么时间段干什么事,比如什么时候起床,何时刷牙洗脸,什么时候讲故事,什么时候练习诗歌,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自身就形成了习惯,即使有时自己想偷懒孩子都会说:妈妈现在是讲故事的时间,(当然不要死板到必须到点才能干什么,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最好)。还有就是有必要让孩子尝试到拖拉时间带来的损失,即使是两岁的孩子在尝试到拖拉带来的损失时他也会感到这样的事情是不好的感受,像我有一次故意拖延了去游戏乐园的时间,以至于孩子没能去玩,孩子很难受并且用哭闹来发泄情绪,当孩子情绪稳定后我告诉他因为拖延时间而使游戏乐园下班,但是也保证第二天一定带他去并且不会拖拖拉拉的,等到第二天孩子主动并且快速的拿好衣服水壶告诉我:妈妈可以快一点,拖拖拉拉可不好!如此,尝试到拖延带来的结果孩子就会主动去改正,并且如果有其他事情孩子又没有时间观念时也可以通过这次尝试的结果告诉他拖延时间的结果,孩子就能够更容易的理解。再一点我觉得能够培养时间观念要让孩子有足够的专注力,先培养专注力后形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时间观念。对于孩子来讲时间观念太抽象,所以要从生活的细节中告诉孩子,家长的以身作则,孩子在生活中看到听到感觉到时,他才会来纠正自己的时间观念问题。




我们家是这样做的,先制定规则,如告诉他你把这个事完成了,就可以去玩,去看多少时间电视了。那他为了去玩,自然就积极的把你要求的事完了,久而久之,让他形成一种习惯,慢慢的会有时间管理能力。




原始地址:/qinggan/64111.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