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选考(如考状元)是属于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产物?

不用质疑,在当时是先进的!


至今也算是先进不要说古代,科举是保护中华文化至今的重要制度,唯其不可。没了科举就没了国学。

没了科举的日本、韩国,汉字就没个样子。


非常先进的产物,中国现在都在延续,根儿没变,变的只是顺应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方法和细节


是先进的。它的先进性表现在:提供一种渠道,或一种方法給有真才实学的人有了机会,无论出身,贫富,是否有背景,裙带关系等人,凭自己的本事通过这条快捷的通道,很快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是给普通平民,自认怀才不遇之人一次翻身的机会。


肯定是先进的制度:1)改变了以前单凭家族出身就能当官进爵的选人模式,给出身相对低微的人士有个好的进取的方式2)能选拔出一些真正的人才,虽然考试的内容比较僵化,但也能发现一些好的人才!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从当时来看是先进的,当今来看是落后的。古代最早的时候权利掌握在贵族手里,就是世袭罔替,在一个小圈子里流动,时间长了不免产生惰性和利益集团,从而不利于铲除社会分配不公和弊端,对统治基础产生动摇。科举的出现使出身平民的人有了报效国家施展才华的机会,有很多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物,在历史关键时刻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事例。现代社会国家的体制发生了变化,时代变革,再沿用那套系统,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咱们把这个话题给讲得清楚一些,就是看看我们国家在古代是怎么选拔人才的吧。

题目说的考状元指的是“科举考试”,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隋朝才建立的,之前古代那么长的历史时期中没有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这种形式来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那么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是怎样的呢?

状元郎

要把这个人才选拔制度说清楚,首先要把眼光回望地远一些,到西周末年。西周末年周幽王为了能够博褒姒一笑,玩儿了一把烽火戏诸侯(现实版的狼来了的故事),结果后来西面的犬戎进攻镐京时,之前被戏耍的诸侯无人来救,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东迁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这里还要提一个重要的儒家经典——《周礼》,这是一部相传为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死后尽心尽力地辅佐周成王,是后世辅佐幼帝的最高典范,留下了周公辅成王的美名)所著的,参考了从上古到殷商时代的礼乐制度的集大成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周朝八百年的基业与周文王是否拉了姜子牙八百步没有关系,而与这部《周礼》的关系更大。但是到了东周时期随着周天子的地位不断地下降,周朝的原有统治也渐渐地瓦解,最终礼崩乐坏,整个国家进入了战国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之前的统治基础《周礼》已经被时代所抛弃,所以大量的新思想(哲学)涌现了出来,这就是辉煌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阶段,各种思想由于没有禁锢,也没有正确的标准,所以充分地发展并完善起来。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没有制度,实际上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一种毛遂自荐式的人才流动方式,各位思想家和实干家都要主动地找诸侯谈自己的理念,或者说兜售自己的思想和能力。选择权在各国的诸侯手里,孔子的一生几乎都在寻找这样的机会,但是并不成功,却是他的MBA培训班成就了他万世师表的美名。这是人才选拔的层面,在思想层面战国时期也进行了一次重要的选拔,主流的儒墨道法四家胜出的是法家,结果是秦国统一六国。儒家的胜利在后面才会到来,道家也一直有自己的市场,退出历史舞台的是墨家。

上面说的是先秦时期的高端人才的流动,中低级官员采用的是一种世官世禄制的选拔制度,也就是做官世袭制度,老子做什么官儿子就做什么官。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汉朝前期,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是史官,结果父亲死后他也做了史官。到了汉朝初年,出现了另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察举制,就是地方官员在辖区内考察、举荐人才去做官。这一制度到了汉武帝时期趋于完善,有了比较统一的选择标准和考试办法。察举制的科目有很多,基本涵盖了社会方方面面的人才,但是其中选拔范围最大的是被叫做举孝廉的一科,这一科的标准完全在人才的道德层面,是否廉洁没做官怎么能知道,不是家里人是否孝也只能是听其一面之词。在这样的情况下,渐渐地被举孝廉的人才就都来自地方的豪门大族了,这样的弊端也导致了士人集团中尽是无能之辈和伪君子。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产生了极度腐朽的士族集团。

袁绍就出自四世三公之家

曹操死后,曹魏又建立了一套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制度。这一制度由一位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来对辖区内的人物进行品评,来给人定品,根据定品来选拔官员。主要根据家世、品德和才能三方面来定品,但是后来到了晋朝和南北朝时期,还是主要以家世来定品。平民士子还是没有机会。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混乱后进行了反思,认为从魏晋开始的门阀政治是一大社会顽疾,它使得国家阶级固化,人才没有向上流动的通道。于是,隋朝正式建立了科举制度,面向全国进行统一的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依据进行人才的选拔。这是一种以可以改变的不平等(成绩),取代无法改变的不平等(出身)的伟大进步,从此平民士子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级上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有两句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即写出了以东晋时期的王导、谢安为代表的门阀阶级在唐朝时早已不复往日的风光,燕子飞来却物是人非,原本豪门士族的居所今天的主人只不过是普通的百姓。然而,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皇权不断地受到以非本阶级出身的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相权的挑战,所以皇权也发起了反抗,中央集权越来越严重,直到明清两代达到中央集权的顶峰。

最后,终于要说到高考了。科举考试更准确地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高考应该被认为是一种通识考试。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诟病高考,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值得为高考的设置点赞。因为如果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清华-北大)看作是稀缺资源,想要获得稀缺资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竞价,比如买车、买房、看病等等。试问如果你去医院看病,交不起昂贵的手术费,你说我给你背《岳阳楼记》解奥数题能给你做手术么?然而,今天获得优质的稀缺的教育资源(考上清华/北大)却给了每一位不管来自什么样的家庭的学子以机会,不用钱的方式而是用成绩。

不管中国的教育有什么问题,高考有什么问题,力争上游总不会错!


先进,从世袭门第转变为以考试选拔人才,让普通人有了走向仕途之路的途径,有限缓和了社会矛盾、阶级矛盾。


古代选考是先进的!

君可知,之前的官爵位是世袭制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真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选考十分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既解决了世袭的弊端又创建了选拔人才的有效机制,实为一举两得也!

这么先进的制度是谁创立的?

创立者就是被人黑了好多年的隋文帝杨坚!


古代选考(其实就是科举考试)当然是属于先进的产物,因为它符合当时历史的发展情况。要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很明显是落后的,具体情况你需要放在当时的那个情景下来分析,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选考制度

这一制度在中国很早就已经发展出来了,最早可以上溯到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到了武则天时期还设立了有别于文人的武举制度,专为军队选拔相关人才。其次还首创了殿试制度,规定了最后的名次要由皇帝来决定。

这一制度真正完善和完备还是在明清时期,明代的首位皇帝朱元璋明确了科举考试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答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八股文”。这个八股文对于后来的考试影响巨大,对文人士子的学习产生了极强的指导作用。从此以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要学习官方所规定的书籍,考试时候都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写作。形这一固定的答题格式,不能有任何改变,如果不按照格式答题,即使你的内容写得再好,也只能算不合格。

科举考试对于古代的人才选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它有利于当时的政府选拔合适的人才,维护自己的统治。此外它还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因为任何人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的选拔,进入朝廷做官,富的人可以,穷的人也一样,只要你是真正有才能的人,肯定能通过科举考试的选拔。古人所说的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类似于考上这样的效果,甚至有很多考中状元、探花、榜眼的士子(科举考试前三名)直接被皇家选为了公主的夫婿,一跃成为了皇亲国戚,地位不言而喻。

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在《儒林外史》这部书中,有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考上的不一样。范进在没考上之前已经学习了很多年,经常被自己的妻子、岳父、周围人嘲笑、看不起。可是一旦考上以后,态度立马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大家都对范进变得立刻尊敬热络起来。从这个故事就能看出,选考制度在古代是何其的重要。

选考的缺陷

当然古代的选考制度也不是没有缺陷的,缺点可以说比起优点也不少。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固化了读书人的思维,只知道为了通过考试而读书,读书人在学习中缺少自己的思考,因为考试不需要你想别的。

其次选考制度虽然比较公平,但是历史上出现问题的情况也不少,常见的为了顺利通过考试给主考行贿,考试时候夹带作弊,暗箱操作等,这些都给古代的选考制度涂上了一层阴影。同时古代每个地方的发展程度不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看中重教育,也导致了考试的结果往往偏向某些地区,容易造成地域性问题。

综上所述,古代的选考制度虽然有一些问题,但是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还是非常先进的一种制度。


如题,题主的意思有点模糊,古代选考的话从隋朝开始都是沿袭科举制。对于科举制的评价,得要求我们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有道是“存在即是合理”,科举制度的出现,肯定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主要有以下三点。

1、打破传统的世袭制。

开设科举之前,封建王朝大都采取世袭制,日积月累之后,传统家族对皇权存在了一定的制约。科举制度开设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民间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以此整顿吏制,打破贵族世袭,垄断权力的局面,从而减少对皇权的制约。自隋唐开设科举以来,确实打破传统家族垄断,也对封建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比起军功授爵制、九品中正制、世袭制等一系列任命官员的制度来说,科举制无疑是最公平、最公正、最合理的一种选拔方式方法。

2、打破阶层固化,稳定社会秩序。

自隋唐开创科举以来,寒门也可以出高官。换句话说,寒门子弟不需要跟别人“拼爹”,只要自强不息,不懈努力,便能通过科举完成鲤鱼跃龙门,逆袭“官二代”和“富二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代的科举制度打破社会阶层固化,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让底层青年看到了希望,从而在稳定社会秩序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繁荣中国文化

科举制讲得是广招英才,唯才是举。不论出身高低,不论财富多寡,只要有知识、有才学的人都可以参加。如此一来,举国上下掀起了读书热潮,促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繁荣了中国传统文化,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文坛巨匠,先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接着是宋词大文豪苏轼、辛弃疾,再到后来的元曲四大家,到了最后,明清四大古典小说的问世。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盛行的和巅峰的文学,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魁宝,这与古代科举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科举制度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

1.束缚思想。明清后期,政府采取“八股取仕”,弊端就日益显现。当时八股文所考内容都是儒学经史,还有固定的写作格式,容易陷入模板化、套路化,如此一来,给应试者思想戴上了无形的枷锁,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阻碍了社会思想的进步。

2.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总而言之,古代科举制度确实是利弊共存的。我们不能因为科举制度确实存在一些利处,就大肆宣扬,甚至过分、夸大其词地宣扬它的利处。当然我们更不能因为科举制度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就因噎废食,全盘否定它,废弃它。作为现代人,我们更应该客观地看待科举制度,扬长补短,使其为社会发展而服务。


先进


谢邀,我是候塞雷的历史手札,我来回答。

我觉得题主想问的应该是如何看待科举吧。实际上在当时来讲,科举取士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最公平最有效的办法。

在科举取士之前,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有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意思,用血统、出身来禁锢百姓,从而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

到了先秦时代,官员选拔制度有了很大提高,此时普通人想做官的途径主要是名声、做贵族门客等推荐等办法,但依然有很大弊端,官员选举依然被贵族豪强所垄断。

到了汉朝,“察举”和“征辟”制替代了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位,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自然是一个进步。但仍是地方长官的意志和朝廷的意愿,人为因素很大。

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壮大自己的实力,官官相护,朋比为奸,徇私舞弊,出现的严重问题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出身底层的好人才还是不能被选拔上来。

魏晋南北朝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在当时多少是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为所欲为受贿营私的状况,到是选拔出了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九品中正制”本质上来讲依然是一种统治者对地方豪强的妥协。

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实际上已成为大地主、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品的唯一标准。从而出现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局面,中小地主只能做些小官,平民百姓均被拒之官场之外。

而科举的出现破除了地方豪强门阀对官吏选拔的垄断,任何人(女性除外,这是封建社会的弊端)都可以去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哪怕是街边乞丐,只要能够获得报名考试的资格,负担起赶考的路费,也可以去参加。

即便不能高中状元,只要能考上秀才,社会地位便立即有了质的提高,如果考中举人,那便已经有了做官资格。对于许多没有门路的寒门子弟来说,他们有了有朝一日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所以说科举制度不是最先进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对大部分没有后台背景的普通人来说却是最简单有效也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办法。


制度的诞生和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科举制度正是这样,随着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制度逐渐垄断了国家政治的运转,以至于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官员的政治素养和水平得不到根本保证,皇权更迭频繁,而维持一个统一的王朝长期运转必然需要引进一批新鲜血液来实现官员机制的灵活性,在当时读书做官俨然成为了普通百姓向上层涌动的唯一渠道,它保证了官员的水平,让国家得到了高效运转,也提供了一个防止阶级固化的方式,有利于缓和矛盾,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读书重学的风气,不失为一种创新。


谈不上先进还是落后,封建社会制度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就是一个大BOSS,老板要用人,那就要去面试选材了,遇到开明的BOSS还好些,其他的就别说了,本来开科举选人材,本来是好事情,可是中了状元又能怎么样,社会制度的局限性,你最终还是走不远,不信你翻开史书看看。


应该辩证的看到这个问题,当这个制度形成确立的时候,它是先进的,因为它解决了当下所存在的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果这一制度没有得到更新或者改革,还是一成不变,甚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它就成为了落后的产物。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古代封建各个时期的选拔制度吧。

秦以前是世卿世禄制,也就是世代继承官爵

这也就是说,只要有其中一代当官了,那么就可以世世代代为官。对于当官的当代人来说,他能够在朝为官,肯定是有本事的,凭借能力得来的官位,但是如果世袭,就不能保证每一代都是有能力的官员,这就导致了,庸才、废材继承官位,这对于朝廷的管理就出现了极大的不利。那么就出现了秦朝按军功选拔人才的方式。

秦朝是按军功选拔

秦朝在一统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作为一个军事强国,从商鞅的变法到白起等战将,都是有能者,在秦国统一天下后,就实行了按照军功选拔贤能。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是指立了军功,在和平的年代,没有征战就意味着不可能有立军功的机会,这或许也是秦朝连年征战的原因吧,除了皇帝好大喜功外,军民百姓也希望能够上战场,立军功,一朝入士。

再者,轮按照军功选拔,在战争时期有用,毕竟战争需要武将,但是放到和平年代,需要治理天下的时候,这一选拔方式,就会造成武将多文臣少的局面,对于治理天下极为不利。因此,秦朝的选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可以已经将能力作为人才选拔的考核指标了,但是由于考核的片面性,以及选拔能力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最终就导致朝廷武将多文臣少的局面。

汉代是察举制和征召制度

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覆核;覆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

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这与后世以考试为主、以推荐为辅的科举制截然不同。至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

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

汉武帝在完善察举制的同时,还建立了征召制,征召那些有一定才能又不肯出仕的社会贤者、隐居高士、学者名流。建元征召,有文学家枚乘、儒学大师申培等。此后汉武帝又在元光五年(前130)征召通世务晓习道术者,元狩元年(前122),派遣博士行天下征召君子隐士。征召制、察举制与“公车上书”制相互配合,汉武帝网罗了大批人才。

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唯一缺点就是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封建王。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20世纪清末初废除。

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确立,经两宋的发展,在明朝进入鼎盛。俗话说,物极必反,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持续1300多年。

因此作为古代重要的选拔制度,当这个制度形成确立的时候,它是先进的,因为它解决了当下所存在的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果这一制度没有得到更新或者改革,还是一成不变,甚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它就成为了落后的产物。就如科举制度,在建立之初,其很好的解决了千余年来对于人才选拔的问题,做到了公正、合理、能够最大限度的选拔到人才,对于唐宋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非常大作用,但是到了明代,八股文的出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科举成为了一种格式,那么对于选拔人才就不一定能够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了,到了清代,选拔制度的双面标准,思想保守,流弊甚多,最终是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古代的选举人才制度经过了好几次比较大的变革,从刚开始汉朝时期的举孝廉,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时开创的科举制度,这肯定是一个比一个进步。要说科举制度的话,在隋唐和北宋时期,它真正是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因为有它的存在,使得许多寒门子弟有了前进的空间,同时也为朝廷选取了许许多多的国家栋梁。不说其他的,就说说最近的热播剧《清平乐》中,宋仁宗时代,许多著名的文人兼名臣都是由科举选取上来的,比如欧阳修、范仲淹、韩愈等等,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宋仁宗时期的清平之世。而我认为科举落后是由朱熹开始注四书五经,并在科举时规定必须用朱熹所注的四书五经作答案开始,再加上明清时期规定的答题格式八股文,这样更加限制了文人的思想,以至于后来的科举永远选不出诸如隋唐北宋一样的有才之士。

因此我个人认为隋唐北宋时期的科举是进步的,而后的科举却逐步落后,直至灭亡。


当然是先进啊,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的东西啊,现在用的都是这个,只是变种而已。

你可以查查世界史,有哪个国家还有这样先进的方式选拔官吏的?一个都没有。(模仿的不算啊)

这在当时也是非常超前的东西,隋朝的灭亡,跟它有很大关系。

试想一下,如果官吏都是世袭的,你当官你儿子接班,现在跟你说,以后要考试,不能世袭,这个阻力有多大?

科举制度虽然魏晋南北朝萌芽,隋朝开始实行,但是到宋朝才开始成熟,中间300年的时间,都是在不断的发展。

这在古代,属于非常超前的东西,但是,你现在看,肯定很落后啊,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看古代。

就像大哥大,你现在看起来很落后,30年前,还是非常先进的。


所谓先进或落后,还得看时代的发展,诺基亚手机曾经是先进的代名词,而如今已经被手机行业抛弃。

古代的选考,说到底,就是维护统治的一种方法,最开始的统治阶级都是世袭制,不行了又开始举孝廉,然后氏族的九品中正制,到隋代才开始慢慢出现科举制,但隋唐的科举制度跟明清的科举制度可不太一样,出身也非常重要,比如李白,名满天下,但毕竟商人家庭出身,一辈子也无法科举功名。

宋代开始,由于印刷术的进步跟纸的大量生产,书籍开始更广泛的普及,到明清时,印刷书籍已经比较普遍,更多的人可以读书而获取知识。

为什么科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算是先进产物呢?

首先,因为有了科举制度,底层人民有了上升渠道,社会矛盾会相对减轻,有官让你当,就算考不中,也是自己的事情,跟国家无关;而一旦考中功名,哪怕是个秀才,家中历时改变,不用纳税了,若中举人,那就有俸禄了,可以持有终身饭票了,比如“范进中举”。

再就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成本减低,自古有种说法叫作“皇权不下县”,而县里的统治阶层为士绅,乡村为宗族,明清科举以八股文为主,忠君思想泛滥,更减低了统治成本。

但是科举制度到了清末就已经变得臭名昭著了,还是因为八股取士,读书人只知道八股,任何实际能力都没有,朝廷里一帮只知道做官的老爷,科举反而变成了对读书人的毒害,也就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题主的意思应该是问以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好还是坏吧。

陈述一个事实。现在绝大部分国家的公务员都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您就想想一个制度,能够被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认可,能不断的传播开来。他是好是坏一目了然了。

英国于1870年颁布了公开竞争考试的文官考试制度。现在很多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里面实行的笔试面试等一切程序,在英国开始文官考试的时候已经开始实行了。可以说,现在大部分国家的文官考试,也就是公务员考试制度的鼻祖是英国。而英国的文官考试的老祖宗就是我们隋朝开始实行的大名鼎鼎的科举制度。

我们虽然在1905年取消了科举制度。但科举考试的变种,公务员考试制度现在不也一直在实行嘛。

当然,西方国家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和科举制度还是有不同的。

他们的公务员分政务官和事务官。所谓政务官是随着政党选举共进退的。比如说美国总统四年一届选上就干。相应的高官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而通过考试选拔的是事务官。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部门事务性的,专业性工作的人员。比如中情局这样的专业人员。他们是负责政府工作的连续性的。所以他们的一个最大要求就是政治中立。不能偏向任何一个党派。

而我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选拔的都是官员。而古代的吏(也就是官的办事人员,俗称幕僚)。不是科举的选拔范畴。


原始地址:/xinwen/1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