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第一次离别,有的孩子充满焦虑,有的孩子却欢欣雀跃,为什么?

因为离别不能是被迫的、痛苦的、压抑的,应该是孩子自愿的、主动的、愉快的。

父母要给孩子宽松的爱和最大限度的自由,建立稳固的安全感后,孩子才可以轻松愉快地说离别。

所以,不要到说再见的时候才想怎么安慰,而是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一种教育方式。

孩子能勇敢的道离别时,说明至少孩子具备了一定独立的条件。

除了生活上的一定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必备的两个心理条件: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安全感和孩子的自由感。

如果孩子和父母从小建立的是良好健康的安全感的话,孩子会认为父母是可以信任的,不会因为一次离别,而“舍弃”他,无视他;而他离别后投入的生活环境是可以信赖的,与他生活的人是可以信任的,这样孩子的焦虑感才会降到最低。

孩子在新的环境中,拥有真的自由,能做自己的主人,自由支配自己的意志,不用看被人命令行事,可以在新的环境中随时放松,而非紧张、纠结,也不用刻意去讨好周围的人,可以按自己想做的事情来,那么他才能顺利完成这次离别。

其实想要顺利让孩子面对“第一次离别”,主要还是看家长,在对孩子独立性教育上,家长容易犯的错误,是两极分化

要么强制性独立,不少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是工作,会把孩子送回老家,或者放到全日托幼儿园。

孩子突然强行“被离别”,这种被遗弃感,是任何安抚和强压都镇不住的。

孩子面对这种“离别之情”,会很快从开始的痛苦焦虑,变成了冷漠淡定。

有的家长还以为自己这么做是帮助孩子成长,甚至炫耀自己的教育成果。殊不知通过这样“教育”的孩子,内心深处非常非常缺乏安全感,与父母的强行离别也造成他们对父母关系非常淡漠。

这样的强推式“离别”万万不可取。

另一种则是过度担忧。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是我们大人离不开孩子。

孩子稍微离开视野就担心甚至恐惧。

很多时候幼儿园来了新生,孩子还没咋样,父母满脸是不舍和焦虑,各种对老师们的千叮万嘱。

孩子是很容易感受到大人的情绪变化的,他们在大人这种恐慌影响下,能不焦虑吗?

第一次在幼儿园跟妈妈说离别,经常是看到孩子在教室里哭,大人在园外大哭。

这样的“以身作则”,当然无法让孩子正确面对“离别”。

真的完全没必要如此看重“离别”,以平常心去对待。

父母平时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让他们多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心,然后去相信孩子,他们自己会成功学会“第一次离别”的。

家长们觉得如何教孩子说再见,孩子不会哭呢?请在下方评论区告诉御猫老师!

【育儿知识每天更新,请点个关注吧!】




妈妈们首先不能焦虑或不忍不舍得,这样孩子会感受到一体分离的拉扯与痛苦,当作一件自然而必须的事情去面对。孩子离开了母亲的保护,会进入更大的社会去体验学习和玩耍,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




先问问自己给予孩子的陪伴足够吗?如果陪伴足够而且质量高,那么孩子是不会表现出很强的分离焦虑的。之所以焦虑,是因为陪伴太少了,所以对孩子弥足珍贵,一旦又要离开,自然会焦虑。




孩子会产生分离焦虑,多半是没有安全感!

比如小时候母亲在孩子不知情情况下离开,孩子在最应该建立原始信任感的时候,不仅没有建立起来,还有了随时可能被母亲抛弃的担心!

解铃还须系铃人,母亲要有意识的主动为孩子建立安全感!

比如,需要离开时,即使只是去楼下取个快递,也要和孩子说自己要去干嘛,大概去多久,然后一定在承诺时间内回来;反复几次后,孩子会慢慢了解到,原来妈妈真的只是离开一下,不会永远离开我,逐渐也就不会在母亲离开时太焦虑;

一开始,最好离开时间不要太长,反复几次后再逐渐加长,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

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8个月大的孩子已经可以分辨家长的脸色了。

如果小时候孩子没有与母亲建立起亲密的原始信任感,TA有可能与某位其他亲密亲人,如奶奶、姥姥,甚至是某个自己的物件建立信任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晚上必须得和长期抚养者一起睡,或者必须抱着某个玩具或衣服、被单睡的原因,因为那会让他们觉得安全。




我是心理医生小蒋,关注我,了解更多亲子心理健康小知识,如有疑问,可以私信我。

幼儿分离焦虑症在精神医学中是一个儿童类疾病,比如现在正是开学季,很多小孩子们开始去幼儿园,也有的开始去小学,包括换一个环境去生活等。当孩子出现和父母分开,去新环境当中去适应时,就会出现紧张不安、哭闹不休。如果家长成倍去关爱孩子、去哄孩子等确实还是无效,此时就要考虑孩子会不会出现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的孩子最主要是害怕自己父母不要他们,甚至担心自己父母会出现意外,甚至是交通事故,而出现过度紧张和担心。此时孩子是哭闹不休,紧紧抱住家长,甚至在夜间睡觉时也不愿意和家长进一步分开,早晨去上学、去幼儿园时更难劝说,这时大家一定要警惕孩子是不是出现儿童分离焦虑症。

幼儿分离焦虑在临床上可以采用心理治疗,对于家长来说,要逐渐培养儿童自理能力,扩大儿童与世界的接触面,培养孩子与他人进行共同合作、沟通交流、游戏等,提前做好分离准备,对于已经有明显的分离焦虑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方法消除由于焦虑引起的肌肉紧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我是陈建,国家注册心理顾问,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预约公众号:心灵鱼。

“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是反映人类情感关系两种最普遍的反应,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健康阶段,表面孩子与父母的良好联接正在形成;同时也迈出了孩子社会化的第一步!

分离焦虑表现为孩子的重要他人(一般是父母)一旦离开可视范围,分离焦虑就会被引发,会显得焦躁不安。如“陌生人焦虑”一样,分离恐惧可以在多重情况下发生,其消失和再现不可预料,强度也不同。比如,可能发生在孩子去别的小朋友家玩耍、离开父母去幼儿园、独立进游乐场等等。

幼儿的分离焦虑一般从6个月开始出现,到2岁达到顶峰。而后这两种焦虑其实会持续每个人的一生,只是程度有差异,以及应对这两种焦虑的手段和模式的变化。比如,亲人分离和丧失问题是一个人一生要持续面对和处理的情感问题,以及失恋和离婚。

儿童阶段的不良应对及影响,则会导致成人后的心理问题,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阻碍。

最容易受分离焦虑折磨的孩子,则是天生气质类型偏内向的孩子。气质类型我在此文不做过多讲解,我另有文章专门谈过。所以,一般特别需要去帮助和引导的是内向型的孩子。那么如何去做呢?我给出以下三个参考建议。

首先,要做个不焦虑的父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遇到要分离的时候或场景,父母比孩子还要紧张难受,焦虑不安。这样就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所以,先从做个安全、不焦虑的父母开始。

其次,可以做些准备工作。把即将发生的转折和分离预先告诉孩子,并且用既亲切和蔼又坦然自若的语气和态度对待即将发生的分离。这样孩子就可以有些心理准备,而不是突然接受这样对他们来说很“恐怖”的情况。有的父母喜欢这样做,认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天啊。成人不可以这么自以为是的对待孩子的情感反应。

最后,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对于所有的孩子,父母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就是自己的“时间”。我知道,我相信大家也知道,也有感受,不少父母在分配自己时间的时候,很少会考虑专门为孩子留出一块。要么是匆匆忙忙,要么是勉为其难的满足孩子需要陪伴的渴望。当然,如果时间真的不多,就要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在那一小块时间了,全然的和孩子在一起。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全然陪伴后,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增加,而焦虑就会减少。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觉得有受益,欢迎关注转发,让更多的家长们知道!谢谢!

我是陈建,心理咨询领域:情感和亲子关系,儿童厌学,抑郁,个人成长。咨询预约公众号:心灵鱼,咨询微信greenergo。欢迎您来向我倾诉您的烦恼和迷茫,我会陪你一起面对和解决!




到底是大人焦虑,还是孩子焦虑。如果是上学,那是可能大人在焦虑。如果是大人要跟孩子分开很久,一是不要分开,必须分开就坦然接受白




平时多点沟通,多亲自做点饭,多用心陪陪,不要用钱去维护关系,现在很多人很少亲自做早餐给孩子吃吧




帮孩子克服分离焦虑的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树立新的环境的信任感,找出新环境中能够引起孩子共鸣和兴趣的人或物,提起孩子的兴趣,以此来分散孩子的关注点,降低孩子的分离焦虑。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相信孩子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先克服家长的分离焦虑,调整好心态,不要用自己的分离情绪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分离只是短暂的。




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将有助于减轻孩子的恐惧:

1.让他们知道这是正常的,这只是成长的一个阶段。

2.知道孩子为什么焦虑,找出原因并“对症下药”

3.预测你的孩子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到痛苦,并通过事先安慰他们来帮助他们感到安全。要弄清楚这一点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4.给他们信心,告诉他们没关系,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恐惧和紧张。表扬他们的小成就,给他们小而简单的任务,这样他们就能获得信心。在他们周围建立积极的环境是很有帮助的。一张照片,甚至是他们父母的东西都会让他们觉得更安全。及时的鼓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他们的士气,这也会让他们相信你永远在他们身边。

5.让他们在外面玩,与周围的孩子和人们一起玩耍和互动可以帮助他们放松。




让孩子知道了解要分离的原因,和接下来的安排,并承诺将会与孩子相聚一起的时间!




这个真没招,孩子想念父母,这是天经地义。况且人都是有感情的,更何况是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分离,对谁都是伤心的。大人还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也逃不脱想念。每逢佳节倍思亲么。孩子不像大人那么能把控自己的情绪。想什么就表达出来。这是最真情的流露。也没必要去克服。一是因为克服不了。再一个如果哪天孩子对分离不焦虑了。不在乎了。对家长的离去都无所谓,那才是麻烦呢。

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多陪陪孩子吧。他的成长就那么几年。小的时候不陪他,等大了就再也没有这种可能了。




原始地址:/xinwen/6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