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才会有的么?

感觉作为一个gay,而且还是不敢出柜的gay,焦虑是时时都有的!言归正传,焦虑与大城市不是有特定关系吧,类似北京这样大城市,只是因素中的一个环节吧,不是决定的东西!我觉得焦虑是你自身能力是否强大的关系吧,如果你能力够强,能解决环境中所有的问题,你觉没有太多的焦虑;反之,你能力不够,环境中的很多问题你解决不了,你就会焦虑!环境是定量,自身能力是变量,焦虑是结果,定量不变,结果随着变量升高而减小!


当然不是,生活在三线城市的我时常也是会感到焦虑。身边有很多亲人朋友也因为各种压力感到焦虑。尤其是成家有了孩子之后会更加严重,生活的琐事折磨你的神经,事业上的不如意也会增加你的烦恼。


对于我来说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我会非常焦虑的,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暑假家里人带我去上海玩,快到上海的时候,我超想回家,看到房子那么高,人这么多,心里很慌很焦躁。从那以后再也不喜欢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了。感觉非常压抑,节奏太快,感觉自己太渺小~

我知道大城市机会多,但是在机会来临前的生活我估计我撑不下去。不求赚的有多少,但求离家近点,能够多多陪陪父母就很知足了。身处的环境和追求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我喜欢安逸的小县城,节奏不太快,人没那么多,楼没那么高。偶尔和父母吃顿饭~这就是我自己的想法。


焦虑当然不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独有的,因为焦虑这种情绪是人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与居住环境、交友类别、工作空间、生活服务等等各方面都有关系,简言之,无论身在那个城市都可能会焦虑,下面我讲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规模大,工作机会多,生活丰富多彩,适合年轻人奋斗,虽然生活压力大,但是依然阻止不了大学生生们来此实习工作、漂泊、打拼的脚步;

城市的风很大,孤独的人总是很晚回家,试想某个深夜你加班后回到自己租住的狭下而逼仄的房间:你抱怨老板不人性,加班累成狗;你觉得生活好艰难,工资都花在了以住宿和交通;回忆每次和父母通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说自己在外面吃的好、住的好,一切都很好……但此时却多了几分心酸,不免思考未来在哪里,一丝丝焦虑油然而生,心中也多了几分犹豫,是不是该坚持就在这里?

第二,比未知给可怕的是已知,有的人生活在小城市却依然可能会焦虑,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朝九晚五的按时打卡上下班、20岁左右可以一眼看到自己60岁的影子,这样安逸的时光在打摸着这一个人青春的同时,也迫使他自己开始思考,自己难道一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简简单单的活下去吗;

这样的焦虑也很折磨人,有的人冲出去,有的人还在迷茫中,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按照父母的要求,考了公务员然后准备尽快结婚生子在家乡度过一生;可是最近他一直陷入焦虑之中,毕竟在广州上了四年大学,突然回到这里总觉得不舒服,之前的快节奏生活可能会让他觉得有时候很累,在这里刚开始还觉得挺悠闲自在,可是呆了一段时间后他便开始想着离开,怎么解脱……

第三,圈子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定的人群;无论在那个城市,重要的是我们找到自己的圈子,当我们活跃在一定的圈子内,适应了一定的社交圈生活,焦虑很多时候会烟消云散;

比如在北京不开心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放松享受下多彩的夜生活,三里屯的繁华、簋街的美食、后海的热闹等等都可以让你轻松愉快……同样在小城市若是有几个知心好友,一起享受周末时光,谈天说地、郊游出行也是很棒的啊;

世界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空间,无论在这里开心工作和生活最重要,不要被焦虑影响心情;世界很有趣,不要被一时的困境所打倒,也不要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你终将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其实在小城市也会有,占比不过相比而言大城市显得更加明显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背井离乡,涌进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奋斗,他们默默打拼,内心深处却并不平静。与本地人相比,很多外地人永远无法融进这座城市,即使买了房有了车也不能完全减轻烦恼,焦虑在这个群体中蔓延。

举两个人物例子

打算结婚的小王近日正处于焦虑当中,他和女友都没有广州户口,没法在当地领结婚证,更谈不上申请经适房、廉租房,将来孩子上学更是难题……上大学、读研究生、工作,小王在这座城市生活了12年,如今才突然发现,一切繁华都与他无关。“恐慌感从上班就开始有了,现在更不知如何是好,连婚事都搁置了。”

有户口,也有房有车,在北京打拼了10年的河北人小李可算小有成就。然而,在拥有了一切“硬件”后,他依然深感焦虑,毫无归属感。“虽然每天在这个城市生活,但还是会被当地人有意无意地称作‘外地人’。这种认同感的缺失很难靠物质弥补。”

有上述情况的年轻人很多。一项针对20—40岁的城市“漂族”的调查显示,九成人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其中“感到孤独寂寞”、“没有归属感”、“缺少认同”、“未来发展迷茫”成为了引发焦虑的主要原因。而焦虑的背后,是更多客观因素制造的障碍。

漂在大城市的年轻人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认同。首先,舆论要有正确的导向,减少使用带有明显等级制度的词语,降低社会对漂族群体的压力;其次,漂族青年要学会肯定自己,思想不要束缚在传统观念中,要鼓励自己,能在这个城市生存就不是一般人;要把自己当作城市的主人,增加认同感;最后,大城市的原住民应以宽广的胸怀接受这些“新居民”,不要人为地划分界限、制造隔阂。


焦虑并不是在大城市才有,只是大城市更普遍一些,生活在大城市直观的感觉就是人自然会有一种渺小感,城市越大,渺小感越强,有时甚至会渺小到可以被忽略,所以人会拼了命要发出声音,证明自己的存在。

客观方面引起的焦虑也很多,工作节奏快,竞争大,心里压力大。物价很贵,房子动不动一套就要几百万,虽然人没吓死,可焦虑症有了!工作没稳定,钱没赚到手婚育年龄又来了。所以大城市相对焦虑症普遍!


我们都看过北京爱情故事,也看过蜗居或者家有儿女正阳门下,这么多的电视剧告诉我们北京有多么的繁华,进步,高速生活和无数的北漂,可我们为什么依然还是相信北京是出路呢,依然还是会有那么多的北漂义无反顾。而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人们生活在高质量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的压力自然难以想象,焦虑可能已经成了一线城市人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并不代表其他城市的人们就生活的舒服,就会每天都无忧无虑,一点焦虑都没有,我想说,这种问题一定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的吧


曾经在北京昌平生活过一年,那一年里确实感到焦虑,大城市高速的生活节奏,让人的思维和情绪基本没有放松的时间,也没有安静的地方,所以很容易焦虑。现在在小城市生活,偶有焦虑的时候会在周末和家人到空旷的草原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样可以很好的调节心情。建议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还是选择在小城市生活工作。


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一忙,事儿一多,自然心情就不那么平静,有些焦虑很正常。而小地方的人说快乐也很正常,因为人即使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只要不做事就很快乐,比如流浪汉,整天很自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傻乐傻乐地,但那是真正的快乐吗,反正我是不觉得,而且一点都不羡慕他们。很多人喜欢炫耀自己的小城、小镇、小山村多么多么安逸、宁静、,人们多么多么舒适,自得其乐,我也只是觉得那是不错,但要我一辈子住在那里我是不会去的。因为我也住过不少小地方,刚开始挺安逸,时间一长,就觉得很闷很压抑,而在北京,你永远不会觉得闷。


也不是只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才有焦虑吧!只要是在国内,生活中都会有焦虑吧,可能这个与我国现在国民经济还不富裕有关吧!社会正在转型,物价高,收入低,大多数奋斗中的国人,都没有安全感,都在为明日生活所担忧!养老,医疗,住房,孩子的教育等等!

但我们也应该有信心,再经过2-3代人的努力,也就是我们的孙子辈,应该生活就会很幸福了的,就好比爷爷辈们那个时候,为吃饱饭而担忧,我们这一辈倒不会担心吃不饱饭!

社会总体是向前发展的,只要社会稳定,中国在经过埋头苦干50年发展经济,50年后的中国社会也会和西方社会一样,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的!


如果你有本事在三四线城市也能混成亿万富翁,如果你没本事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照样是一个穷屌丝。


哪个城市都有焦虑的人。

普通北漂可能会因为买不起房子焦虑,乡村小伙儿可能会因为没找到对象焦虑。

而焦虑的原因则在于想要的东西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长时间焦虑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伤害,唯一的办法就是踏踏实实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前进一步,不去担忧那些还未发生的事。


首先可以很肯定的是焦虑不是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才有的。如今的社会焦虑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病,不论你身处快节奏的城市还是“悠闲”的农村,不论你是工薪阶层,还是社会精英。焦虑甚至已经不仅仅在成年人的堆里泛滥,学生、小孩一样充满焦虑。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焦虑?有人说是“欲”,是我们对于物质的过分追求。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个人认为,“欲”并不是焦虑的“罪魁祸首”。我们大多数人感到焦虑是因为我们对于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没有明晰的计划。有人说即使有计划,但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当计划赶不上变化时,我们往往又会变得焦虑。

如果你真正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就不会有那么多“设想”,你前怕狼后怕虎,小心翼翼,总是担心有突发情况,执行能力大打折扣,这才是造成你焦虑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基础上,有计划的生活,你会觉得所有事情都越来越顺手,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你也能够游刃有余。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马景芬(号马景芬):

马景芬,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擅长婚姻家庭、亲子教育方面的咨询与讲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焦虑并不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会有的。当下是全民焦虑的时代,快乐正离我们远去,焦虑像挥之不去的空气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已成为现代人最大的心理问题。

孩子一出生,父母开始焦虑如何不输在起跑线上,上幼儿园焦虑孩子被虐待,上学担心校园霸凌......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社会竞争激烈,焦虑被淘汰。年龄大了,被逼婚,焦虑成为大龄“剩男剩女”。父母到了退休,担心养老和医疗等等,买了那么多的课程,却没有时间学习也焦虑。

全民上下,从婴儿到老人,从普通员工到高层领导,似乎都被焦虑包围,当下时髦的拖延、失眠就是焦虑的结果。焦虑更多的指向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心,进而会引起情绪上的烦躁、易怒、情绪低落等。

人的需求是趋利避害,希望自己安全和稳定,但是人又是环境的产物,受环境的干扰是必然。要想降低环境对自己的干扰,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到底要什么?我要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为了这个好处需要付出什么?这个付出是否自己可以承受的?自己确定真的要吗?当这些问题清楚后,觉察一下你的焦虑水平是否在降低?

缓解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动,每周三次以上的出汗运动,每次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与大自然和阳光多接触,促进体内多巴胺的分泌,有利于对抗焦虑。另外正念练习可以提升我们对焦虑的免疫力,对焦虑的耐受力更强。

个体无力改变环境和他人,改变自己对焦虑的态度会让自己不那么焦虑!


原始地址:/yule/4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