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减负,路在何方?老师为何如此焦虑?

你好啊!谢谢邀请!减负?一词最早出现在素质教育上!但是虽说国家、社会总是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真的可以很顺利的进行吗?答案是:路还有很长!

那么小学生减负?路在何方?这是一个问题!小学就是天真烂漫的时代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必要为了一些成绩家长就压榨自己的孩子那样会得不偿失!

现实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观点可谓是根深蒂固!虽说学校减负了但家长却是不开心的,不论是哪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多学点东西!现在学校减负教育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家长身上!他们自然是很不开心的!

如此一来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给其他人的孩子,家长就只能到处报班,只要是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不管多贵,孩子多累一律报!这样减负就从学校减到了家庭并没有减负!

那么减负的路究竟在哪里呢?第一,家长们要摆正心态,第二,社会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竞争环境一定要变,第三,学校继续加油!

最后再回答一下老师为何如此焦虑?其实不是老师焦虑是减负之后孩子做的题变少了,孩子成绩下降了!然后责任全是老师,老师怎么能不焦虑!

喜欢我的就关注、分享!


小学生减负,路在何方?老师为何如此焦虑?这个还是从我们小时候说起吧。

01

我上小学时是八九年,还记得那时是每周上六天课,有早自习。(听我妈妈说前几年还有晚自习的)早上起床揉着惺忪的睡眼去上学,早读过后再回家吃饭。这样过了大概有两三年吧,突然通知每周休息一天半了。孩子嘛当然高兴了,又可以多玩半天了。这样过了不知道几年,又变成了每周上五天课,也没了早自习。那时候农村消息闭塞,现在想来,会不会也是因为城里孩子嫌累,而出现减负的?从每周六天到五天,从每节课45分钟到现在的40分钟,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真的少了很多课。可为什么仍然喊累呢?还想减负呢?说实话,现在回忆起来,也没觉得上学时有多累,那么到底是孩子累?还是家长嫌孩子累?

02

在我们上学的年代,真的没听过有谁补课的。当然,那个时代的家长也不怎么管孩子,作业也都是自己写,学也都是自己上,哪次犯了错,老师批评后回家也不敢说,因为会再挨顿更厉害的吵。那时候别说孩子,就连家长也都对老师毕恭毕敬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书包越来越重,上学时间却越来越短,与此同时,考试却越来越频繁。怎么办?有了第一个请家教的,有了第一个办课外培训班的。在家长们觉得自己终于呼吁小学生减负成功时,又看到已经有家长把孩子送去了补习班,于是怕被落下也紧随其后把孩子送去了。于是孩子早早的从学校放学了,可是又在校外把时间加上了,还比原来更多!孩子更累,家长也跟着累,可是停下又觉得孩子比别人学得少,如此循环,谁也不想补课,谁又都不敢停止补课。可以说,现在的孩子叫我们小时候的休息一天都达不到。

03

怎样改变现状呢?减负的路在何方呢?目前还是无解的。因为我们越来越知道,如果我们的小学基础打不好,初中进不了重点班,也就上不了一所好高中!所以有意识的家长都让孩子提前跑,没意识的继续喊着"孩子累,要减负"。老师也没办法,一方面教育部要减负,另一方面,还经常进行绩效考核。成绩从哪来?上课、做题、巩固、练习……可是做了又被投诉作业多!教师焦虑越来越大,就把焦虑转嫁给了家长,让家长帮助听写词语,帮助监督背诵,帮助监督数学作业正确率,然后家长和老师开始从原来的统一战线变成了对立方,家长又把焦虑转嫁给了孩子,孩子又越来越累……

【结束语】

那么,现状真的无解吗?也许现在的教育大环境真的很难让我们做到真正的减负。不过我们若都退一小步,这个问题就会好一些。家长和老师多沟通,勤交流,站在统一战线,让老师放手把孩子在校的时间有效利用,孩子的学习效率高了,时间就会充裕了。孩子觉得老师的学习任务必须完成了,也就不敢拖拉了。老师呢?不要因为怕投诉就不作为,多学习,多提升自己,同时帮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老师是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最想孩子优秀的人。希望家长、孩子、老师,三者紧密合作,并肩前行,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小学生减负谈何容易?不是说想减就能减。这与当前的教育形式是密切相关的。不能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减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们国家还是以考试来评价学生,减负会非常的难,就算学校想减负,家长也不会同意。谁也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去做实验。


我认为小学减负是好!但是不能自己太放松。

减负是针对大多数孩子!毕竟很多孩子和家长的思想不一样,不能硬要求作业完成量多少,成绩有多好,成为科学家、科技人员。

我们做家长的,如果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才的。那就在大多数孩子减负的同时,自己暑假偷偷学起来。学习成绩肯定名列前茅。

问题出现了:现在学校减负,其实孩子增负。和教育观相违背。什么造成的呢!

现在的家长很多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想要有出息。于是乎有了使劲增负。这个增负不是国家要求的,也不是教育局要求的。而是太多的家长有提前学的,想要赢在起跑线上导致的。80%家都在提前学,那么,这无形之中,就变成大家都在学,而没提前学的孩子负担更重。在提前学的孩子也没有优势。

我自己这几年的小小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记得减负这个话题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而且好多年前就开始提的,但总是提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没有真正的时效。

减负,一个全国学生都期待很久的愿望,到底怎么能够实现呢。这个工程,不是今天喊怎么变就怎么变的。

首先教育体制要改变。从源头上改,才能真正实现减负。

我们现在一直都是应试教育,以分数高低排各次。每个学校收录学生也是以名次来录取的,就一般入学来说,既使现在划片区入学,还是分数高的同学依然在选择自已心中的好学校。这就是应试教育的特点,无法改变。

现在的减负很有意思,不让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或少做作业,给老师身上标着的极格率依然没变,老师肯定焦虑。

因为现在的课程,不是我们当年本年龄段可以吸收的,针对课程的深度和难度,老师不敢懈怠学生的学习,如有懈怠,学生成绩不好,就会让老师的及效工资打折扣。甚至可以影响职称评比。这就是应试教育,无法改变。

零零总总,这个减负,该怎么减,从哪减好呢?提唱减负,不应该就是不让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不补课那么简单。

而是把应试教育改为综合能力选择教育,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耽误,埋没了很多孩子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生存机会。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发挥自已的特长,也能为国家作贡献,而不是只能考上一本,二本,这一条路可以选择。

我们的高等职业专科教育那么多年了,一直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学业。

如果能把高等专科学业重视起来,让它和重点高校一样优秀,成为特长孩子们的选择学校,深入学习深造自已喜欢的专业,学成后,我想他们的技能一定是最棒。一样可以报效祖国。

看看现在身边的孩子,哪个不是聪明伶俐,为什么要让他们和应试教育绑在一起,大人们被应试教育弄的头昏脑胀,不敢懈怠,在孩子2.3岁就开始给孩子报这个班,报那个班,我有次看到朋友的孩子,问她,累吗,她很无奈的说,好累。

真的好心疼,一个6岁的孩子已经上了很多年学了,舞跳,英语,语言,绘画,弹琴,模特,朗诵等等,每个星期没有一天可以休息。

这就是现在应试教育给每个家庭带来的悲哀。

每个家庭的家长都不敢懈怠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老师们呢,孩子交到他们的手上,学习成绩上不去,老师怎么给家长交待?因此老师们也不敢怠慢孩子的学习。

如此看来,减负既不是老师要做的,也不是家长要做的,而是从源头的教育体制改,从根子上改。如惹,减负还是句空话。老声长谈!


中小学生减负,喊了不知多少次了,为何收效甚微?我觉得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以家长、学生和老师都没人买账,反而更加焦虑。

一、减负的理想与现实升学制度相矛盾。虽然教育部政策一直强调要推行素质教育,要减负,但是现行升学考试还是唯分数是重,不好好学习,连高中都考不上,何谈远大理想?于是学生们各种补习班跑不停,各种辅导书做不休,你追我赶,谁也不敢松懈。你说父母的期望在那,考试制度在那,残酷的现实在那,你来个减负,当事人谁会买账呢?

二、现实的激烈竞争,家长的焦虑,使得减负并不被待见。我小时候读书时爸妈从来不操心,学习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我相信70后、80后、甚至90后,应该不少人学生时代都是这么过来的。然而现在的孩子却大不一样了,他们从胚胎时候就开始接受教育了,从胎教到早教,再到基础教育……父母步步不敢忽视,精心为其规划人生,进行一系列精英式培养。别人家的孩子如此优秀,作为父母的你敢对孩子放松吗?才艺和学习一个也不甘落后啊!

三、老师为何焦虑?老师一方面要按照上面政策要求减负,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业,一方面面临教学成绩考核,学生升学压力和家长期望,两者相互矛盾,只能选其一,左右为难的老师能不焦虑吗?违反上面规定万一被举报就倒霉了;太遵守上面规定,教学不出成绩,影响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有孩子们的前途,谁敢拿未来去赌?

综上所述,实现真正减负依然任重而道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负永远只能是空谈。最后,附上几张减负政策的截图供大家参阅。


小学生“减负”喊了许多年了,效果如何?有目共睹。怎样才能实现“减负”?我认为途径有二。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即效率。大家都明白效率越高,完成教学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孩子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开心,负担就减轻了。二、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品质。做然后事情,对完成任务的压力感觉与他对此事的乐趣大有关系。如果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充满期待,那么他绝对不会讨厌学习,也就没有压力,不觉得负担了。


小学生减负的问题,一直是热点问题,现在不仅是老师焦虑,家长也焦虑。

其实国家在2013年就出台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规定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一到三年级不留作业、不考试(四年级以后语数外学校每学期统考一次)、等级评价代替百分制、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每天锻炼1小时、强化督导部门督查。

这十条规定,个别地方一直饱受争议,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阻力,导致减负不成,原因如下:

1、择校的竞争。

幼儿园入园、小升初择校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优秀的教育资源太少,不是中国人办什么事都需要抢,而是优秀的资源就那么多,“狼多肉少”。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去过大医院看病的都有体会,医院里的专家号难挂,为了抢占优秀医疗资源,大家都熬夜起早去排号。

好学校也是一样。大城市择校竞争异常惨烈。竞争的过程就是实力的比拼,增强实力的过程就是孩子不能减负的症结所在。

你减负了,别人没减负,你下来了,别人上去了。小学减负了,中学可能就落后了,而高中录取率在40%、50%,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不想成为剩下的50%,每一步都不能放松,所以就导致减负难。

分享下一个省城朋友孩子的学习经历,每周英语、乐器、绘画三个班,此外,还有奥数班,小学六年级以后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和周末就在语数外各辅导加强班学习,为了考上省城最好的私立中学。

孩子小学就把中学需要背的古诗词文言文全部搞定,现在初三,但是初二之前已经把高中的文言文全背会。很忙碌着,很累,但是也很充实。

如愿考入初中后,现在目标是省重点高中。但是,那里是学神的天下,录取分令人发指。

不过朋友心态好,即便不能录取,入次重点的尖子班也是不错的选择。和重点高中的平行班相比,次重点尖子班的师资力量也不差,而且尖子班学习氛围浓厚,进了尖子班,学校统一安排辅导,不需要出去补课,学习不用父母再多操心了。高中反而没有初中那么紧张焦虑。

小城市和县城择校不像大城市那么惨烈,但是高考,不是只跟你当地的同学竞争,而是全省排名,同届十几万、几十万的学生竞争。

教育水平的竞争就是师资力量的竞争,城乡师资力量悬殊。现在家长都重视教育,很多乡下的父母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都纷纷在城里买房,陪读,让孩子到县城里上学,而县城又有很多孩子转到市里上学。

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乡下支教,在评优、晋级职称方面优先。同时农村教师工资有一定的乡镇补贴。这些举措确实是鼓励了很多优秀教师下去,但是镀金的居多,能长期坚持的甚少。

今年,我家这边教育部门为了保障各地生源不受影响,从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始,要求孩子就近入学,户口和房照一致才可以。为此准备在城里购房陪读的家长们只能望洋兴叹。要么放弃农村户口,要么留在农村上学。

2、关于减负,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补课。此外,还有要给学生增负,加大课外阅读量。

我不推崇盲目补课,但是也不反对。孩子补课分为两种,一种是查缺补漏,一种是培优。具体不讨论。

补课就是一辆停不下来的火车,就像女人穿高跟鞋一样,第一个穿的,高了好多,然后第二个第三个效仿,后来大家都穿,结果高的还是高的,矮的还是矮的。制止不了,因为差的想提高,好的还想更好。谁也不想落下。这里边有市场需求。

国家出台规定,禁止在职教师补课,可谓出重拳,打击力度极大。但是不能避免的是,在这种环境下又衍生了社会上各类补课机构。因为市场有需求。

当然,这个在初中阶段体现的更明显。小学阶段,知识相对简单,如果家长自己能看住孩子作业,自己能辅导的话,还是不需要去补语文数学。好的作文班、奥数班,孩子感兴趣的情况下学一些对孩子是有帮助的。

普通学生在一起比的是数学,真正能拉开学霸和学神距离的科目是语文。

小学阶段,家长关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跟住的话,自己能辅导,还是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多读经典。这个积累的过程是在小学,小学欠下的阅读账,中学就得还,中学欠下的账,高中就得还,否则拿什么决战高考。

此外,英语班建议考虑,有好的机构报一个。小学打下底儿,积累一定的单词量,有了一定的基础,中学英语不会太吃力。尤其是阅读、语法、完形填空之类,可以少花不少时间。当然,大家有学英语更好的方法,也可以讨论。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很多明星的孩子,一口流利的英语,各种羡慕,他们是从小在私立双语教学的幼儿园长大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磨耳朵磨出来的。

我们的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习英语缺少环境支持,家长辅导也有一定难度,所以,专业的事教给专业的人,前提是,选好机构。

3、关于作业的问题。

1-3年级不留作业,其实是不现实的,这个实在淡定不了。减负不能连作业都不写了。这不只是老师的角度,家长估计都得起义了,毕竟大概率的情况下,高考指挥棒掌握着孩子的命运。

而作业是检查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指标,当天知识掌握怎么样,哪些地方掌握的不好,数学题会不会做,都从作业上得到体现。还有生字,也需要一定量的书写练习,对字形和笔顺加深记忆。

适量的作业对孩子是有必要的。不过,也确实有的老师留作业有点超量,导致孩子做不完。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国家倡导教师要给孩子留一些个性化、体验化的作业,比如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等,组织孩子参加一些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初衷是好的,不过个性化的作业只能偶尔留,不能经常留。平时还是常规作业,以课本知识为主。家长跟学校要成绩,学校跟教师要成绩,教师跟孩子要成绩,每年的考试全年级大排名,哪个班成绩在后边,班任脸上都不好看,哪个班成绩在后边,家长都吵吵换老师。

尽管有很多无奈,但是要想办法解决。我们讨论的目的也是为减负提供一种思路。

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作为教师,怎样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留比较精的作业,这个量,怎么把握,内容怎么设计真的需要多花些心思。常规作业保证数量和质量,创意作业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语文讲完一篇写景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写一段导游词,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综合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比如为古诗配插图,学完课文编排课本剧等等。网上收集描写春天的句子,描写月亮的古诗,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小故事,寒暑假通过录制视频讲解你喜欢的一本书跟大家分享等。

如果屏幕另一边的您是老师,能把您留过得有创意性的作业在评论区分享吗?是一个学习的平台,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大家也可以“拿来主义”,在自己的教学中试一试效果。留作业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一个课题,需要好好研究研究。

另一方面作为家长,我们也要配合老师,引导孩子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高效不磨蹭,同时做好复习,及时巩固,做好预习,便于新课的接受。

有的家长,因为老师留的作业多,心疼孩子,就当着孩子的面抱怨老师,抱怨学校,抱怨当今教育,我觉得都是很不理智的行为。有问题可以单独跟老师沟通,或者私下讨论。要树立老师的威信,不能拆老师的台。

家长要和老师站在同一战线,结成最亲密的盟友,家校形成合力,为了孩子的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减负的过程是漫长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去实现。


原始地址:/jingpin/4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