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

其实很多时候大人比孩子更焦虑,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要比大人想象中好很多,大人放松一点,那孩子也会放松。

提前带孩子多熟悉熟悉新的环境,带她去新家或者新的学校附近多转转给他,介绍周边有什么好玩的,有什么好吃的。

可以让她去同学家玩,去新的邻居家玩,或者邀请朋友邻居到家里来,多交流交流,消除他心中的恐惧。




这也是我最近在努力的问题,也是我们全家人都在为之努力的部分。所以就说点我个人经验,供参考。

首先,分离焦虑指婴幼儿在与最亲近的人分开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以此来抗拒分离。实际上,这是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常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

而我家宝宝前阵子最明显的就是离不开妈妈,其实对于8个多月的她来说,我们更多的称呼这为认生。

帮助孩子缓解并克服分离焦虑,不是妈妈和宝宝的事情,需要全家人一起配合帮忙。

我们采取的办法:

1.妈妈在能够陪伴孩子的时候就好好陪伴,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

2.先从短距离且短时间的分离开始,让宝宝渐渐适应。

比如我会和宝宝说,妈妈去个洗手间,1分钟就回来~

妈妈去接杯水喝,等我3分钟好嘛~

其实她不能完全听懂,但是每次离开我都会征求她的意见。一般情况下她都会跟我示意,嗯,或者开心地摇摇手,然后我再走开,等我回来的时候,我会跟她说,宝贝,妈妈回来啦~

这样的好处是让她知道,短暂的分开之后,妈妈还会回来,我们是约定好的。

3.其他家庭成员也给与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安全感,这样让孩子能够接受妈妈不在,其他人陪着她也可以。

我们家白天爷爷奶奶会充当这个角色,晚上是爸爸。这么小的孩子,一到夜里总要妈妈是正常的,但是爸爸一直努力表现,让孩子发现爸爸和妈妈一样经常陪着她,她慢慢就会习惯只有爸爸在也可以。

4.最后一点也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沟通。

告诉宝宝我们为什么要短暂的分开,妈妈要做什么,而你要做什么。等事情结束了,妈妈会来接你,我们还会在一起。让孩子意识到分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帮助孩子缓解并克服分离焦虑,可能是在孩子小时候,妈妈要做好的最重要的一课,我也在继续为之努力,一起加油~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很多孩子开始要准备去幼儿园了。柠檬也收到了很多爸爸妈妈相关的留言,就比如:

“我家孩子怎么这么小就厌学啊,这才上幼儿园,我好说歹说他就是不肯去幼儿园!”

“他最近一直紧紧着跟着我,生怕我离开了他的视线”

“孩子特别粘人,胆小,又不会表达,快要开学了变得更不爱说话了。”

几乎都是在讲孩子开学前的一些表现,其中大部分家长都提到了孩子不愿意入园,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情况。

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孩子们在开学前会这么讨厌去学校呢?这其实是孩子分离焦虑的表现。

今天柠檬就来和各位父母聊一聊关于孩子分离焦虑的那些事。

首先,柠檬想问问各位父母,你对“分离焦虑”了解多少?

可能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又哭又闹只是那个时候不喜欢上学,过段时间就好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分离焦虑其实会伴随我们的一生,想想你离开家乡去外地上大学时的情景,心中是否也会有一丝焦虑呢,只不过成年人不会将这种焦虑表现出来,这是因为成年人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控制释放自己的情绪。而对于小朋友来说,控制情绪并非易事。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分离焦虑高发期有两个:一个在孩子6-18个月时出现;另一个则是孩子的3岁入园时期。这个时候需要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人,产生这样的焦虑情绪是不可避免的。

那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段分离焦虑期呢,柠檬在这里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前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孩子会产生焦虑的原因之一,就是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爸爸妈妈可以在正式上学之前拿出一些时间,带孩子到即将入学的幼儿园熟悉一下环境并向孩子描述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这样一来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给孩子提供了一个适应的过程,最大程度的减少陌生环境给孩子带来的恐惧感。

二、与孩子进行短暂的分离练习。

除了提前带孩子熟悉新的环境,在平时进行一些短暂的分离也可以帮助孩子逐级适应更长时间的分离,比如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告诉孩子自己要去买个东西会离开他一会,并和孩子约定好时间,在说好的时间点回家。再慢慢地增加与孩子分离的时长。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习惯大人的离开同时也清楚大人还会回来。

三,与老师沟通请求帮助。

在孩子入园后,哭闹不止抗拒上学的情况时有发生,父母可以适当的请求老师的帮助,来吸引孩子上幼儿园。前提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彼此之间的信任。只有在家长对幼儿园和老师的信任的基础上,孩子对幼儿园和老师的信任才能建立起来。

比如家长可以事先向老师了解幼儿园的安排,并告诉孩子明天幼儿园会有什么有趣的活动,或者提醒孩子如果他能够乖乖的去上幼儿园,老师会在第二天给予他奖励等等。

最后,柠檬想提醒各位父母,与孩子分离是一个正常的过程,父母所表现出来的不舍和焦虑,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并且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所以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帮助孩子适应全新的幼儿园生活。




正确对待,孩子总是要成长的




婴儿,甚至是儿童,都需要有稳定的抚养者。

人类的生命之初,是离开哺育者不得活,这种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婴儿对分离有着无法遏制的焦虑。

如果母亲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成为稳定的持续哺育者。一定要有其他亲人成为婴儿(儿童)稳定的替代母亲。以支持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本需要。

在此基础上,母亲的离开,使儿童一次一次地承受分离的痛苦,却也慢慢建立起了一个信念:妈妈必定回来。由此,孩子才有能力处理分离的焦虑。

这样的情况下,替代母亲并不会削弱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亲情和亲密感,但会大大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关注《父母学点心理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既是育儿学,也是人格鉴赏学。




孩子面对新环境,有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表现,每个孩子包括大人在内都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1.大人放松心情、调整好心态

如果大人紧张担忧孩子,怕孩子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孩子也会很紧张很难适应新环境,所以大人放松心情,有些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孩子哭家人也哭,这样是非常不利于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的,只会更难分离。

2.提前让孩子了解情况

上幼儿园应该提前半年给孩子心理缓冲和做准备

带孩子去参观孩子要上的幼儿园

让孩子参观幼儿园的小朋友做游戏、唱歌等活动

多让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说一些有趣的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通过读绘本讲故事等形式了解幼儿园

3·让孩子心理期望上幼儿园

给孩子正面介绍幼儿园,让孩子渴望上幼儿园,上了幼儿园可以交朋友、玩游戏、唱歌、跳舞等,是自己长大的标志。

4·父母的爱和关注

父母的爱是孩子战胜一切困难的良药,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无条件的爱他们,孩子就会有自信心和安全感,能过更加勇敢的面对新环境挑战新环境。




说起“分离焦虑”,相信每一个妈妈都不会感到陌生。许多从坐月子期间就开始请保姆的妈妈,“偷闲”离开小宝宝一会儿,就会遭遇分离焦虑;而产假结束刚刚上班时,更是妈妈和宝宝双方产生“分离焦虑”的难忘经历。

而每逢幼儿园的开学季,那些新入园的“小萝卜头”撕心裂肺大哭的场面,简直是“常规”惯例。许多父母“过来人”会安慰第一次遭遇分离焦虑的新手爸爸妈妈,“没关系,宝宝长大了慢慢就会习惯了。”真的是这样吗?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通俗地讲就是婴幼儿因为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每一个小宝宝在婴幼儿时期一般都会与某个亲人建立非常亲密的情感联系,当不得不分离时,小宝宝就会感到伤心和痛苦,这是小宝宝拒绝分离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咱们人类自出生起就会具备一些基本的情绪,比如愉快、兴奋、紧张、恐惧、焦虑等。

许多妈妈都会发现,当宝宝6个月龄左右或更早时,只要自己从宝宝视线中消失一会儿,宝宝就会不安甚至哭闹起来。这其实就是宝宝在表达自己的焦虑,急切呼唤妈妈来到自己身边。

当产假结束,妈妈重回职场后,每天上班出门会成为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或者说是一场眼泪横飞、伤心欲绝的离别。许多宝宝都会大声哭喊“妈妈不要走”,眼疾手快的宝宝还会抱住妈妈的腿不放,仿佛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一样。

分离焦虑需要重视吗?

情绪对咱们人体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严重的,范进中举的例子几乎人尽皆知。因此,焦虑的宝宝的影响不容忽视。严重的焦虑会引起宝宝产生一系列生理上的应激反应,比如宝宝会出现头痛、腹痛、恶心等躯体症状。

而长时间焦虑会更容易使宝宝抵抗力有所减弱。许多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宝宝经常出现感冒、发烧、肚子疼等情况,就是一种应激反应。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得到及时引导和改善,宝宝就可能发展为一种情绪障碍,即分离性焦虑障碍,难以适应幼儿园乃至学校生活,影响健康成长。

如何预防和克服分离焦虑?

其一,给宝宝“正确”的安全感。咱们中国人习惯了宝宝由妈妈带大,大多数妈妈可以说是宝宝的全部世界。这样的宝宝非常依赖妈妈,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

而有些父母即便重视陪伴孩子,但是陪伴如果只是身体的,不能陪着宝宝一起做游戏,玩玩具的话,宝宝就会感觉自己被忽视,不被重视。这样的宝宝往往会缺乏安全感和交往自信,更难以适应新环境,从而产生分离焦虑。

现代父母应该建立正确的教养观念,父母双方都要担负起陪伴宝宝的责任。这样,宝宝不会只对某一个产生非常严重的依赖性,也不会因为某一方暂时离开就无比焦虑。

其二,学会与宝宝“明确”告别。不要以为宝宝年龄小,什么都不懂。如果父母的一方要出门,要郑重其事地告诉宝宝自己要出去,去做什么,大概多久会回来,同时,要告诉宝宝自己出去的时候,谁会在家陪伴和照顾宝宝。

这样,让宝宝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知道你还会回来,而且自己不是一个人。也许告别时宝宝还会有些害怕,家长要安慰和鼓励宝宝,而不要突然离开,因为这只会加重宝宝的分离焦虑。

想要教宝宝学汉字的看过来~安利这款非常好用的识字软件【猫小帅学汉字】,将识字当做游戏,让宝宝轻轻松松学会汉字!




每个孩子和妈妈都迟早要面对送园的分离焦虑。能否正确的应对,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心理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平常时候,要注意培养孩子两个方面的能力:

1、独处的能力大人跟孩子在一个房间的时候,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他在看得见你的范围内自己玩。

2、等待的能力孩子吵闹的时候,要用温柔的话语跟他交流,但人不要马上过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告诉孩子大人忙完手上的事情就会过去。等忙完手头的事情,大人一定要过去抱抱孩子,让孩子对等待有信心。大人与孩子分离的时候要注意:

要让孩子看着大人离开,并且告诉孩子,大人去干什么,一会儿就会回来的。孩子心中有个期盼和安慰,会等待大人的回来。这样孩子不会因为与大人的暂时分离而惊慌。

一些亲子共玩的游戏,对于帮助孩子的分离焦虑也很有帮助,比如《普蕾成长计划》、沙盘游戏等。




一,经常跟孩子玩躲猫猫游戏;二,接送孩子入园离园要有固定的形式,让孩子有心理准备;三,接孩子离园一定要准时或提前;四,经常暗示或明示幼儿园里快乐的事情或朋友。




感谢邀请

孩子的分离焦虑首先来源于孩子的遗传气质。发展心理学把孩子与母亲亲密依恋关系简单分为三种:安全型依恋,很容易适应分离焦虑;

矛盾型依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爱哭闹型儿童;逃避型依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疏离型儿童。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儿童,母亲温暖的怀抱,母亲慈爱的眼神都会给孩子莫大的安全感。母亲只有多关心孩子,特别是在0-3岁时,多和儿童交流,才能减轻儿童的分离焦虑。

如果母亲确实因为忙或者说外出不在家,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找一个能给孩子找到安全感的替代人物。比如说孩子的奶奶、外婆等,要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关注和重视。心理上幸福和满足的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分离焦虑,将来也会生活的更幸福。




我是心理医生小蒋,关注我,了解更多亲子心理健康小知识,如有疑问,可以私信我。

分离焦虑研究者分成4种不安全依恋模式,一是安全型依恋,二是回避型依恋,三是反抗型依恋,还有混合性依恋。研究表明,缺乏早期亲子交往经验的儿童,在智力和语言能力上均比富有亲子交往经验的同龄儿童差。

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情绪情感和稳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儿童往往表现出安静、踏实、安全感,能更好的接受和完成任务。父母对孩子表现出的关爱、支持、鼓励非常有利于儿童积极、愉快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有利于儿童形成对他人的同情、善良、体贴和关心,对儿童自信心和自信心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

早期亲子关系的发展对儿童社会行为和交往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在亲子交往过程中,父母可向儿童传授多方面的社会知识、行为习惯、道德准则和交往技能,同时也为儿童提供了体验和练习社会行为和技能的机会,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儿童会逐渐形成和发展许多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帮助、合作等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同伴关系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成年后的人际交往态度和行为。




分离焦虑虽然很正常,但这让孩子上幼儿园、或者你外出变得更加困难,下面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让孩子理解和处理他们的这种感情,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孩子会渐渐明白,即使你离开,他/她还是会好好的,而且你还会回来。

不要悄悄溜走尽管告别很困难,也别不给孩子打招呼就悄悄溜走,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时时担心你会突然不见,反而更加焦虑。

先从短时间的分离开始你可以从和孩子分开几分钟开始,比如去楼下商店买个东西。然后,慢慢进展到较长时间的分离。

告诉孩子之后你们会一起做什么,你回来后你们会一起做什么,这样他们会期待你的归来。比如,你可以说:“当妈妈回来接你的时候,我们一起去买些吃的当晚餐。”

留一些可以安抚宝宝的东西留给宝宝一些关于你的东西也许能安抚宝宝-——比如你的围巾,或者他喜爱的玩具。这些东西也许能安抚他们。

让告别成为积极的时刻当离开孩子时,不管你多伤心或者多担忧,都要保持微笑,从容开心地跟宝宝挥手告别,否则孩子会受你情绪的感染。

告别要果断不要告别了又因为孩子的祈求而回头,更不要因为孩子的不舍而取消行程,这会让今后的分离更加困难。通过让孩子体验分别后再开心地见面,他们会学到人生重要的一课。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原始地址:/zixun/58581.html

延伸阅读